手机vr模式怎么开启
VR行业的挑战与突破:从硬件设备到内容创新的转变
曾备受瞩目的VR技术,近年来陷入尴尬境地。对于从业者来说,VR设备常被描述为画面模糊、设备笨重且体验感差。长期以来,VR行业陷入一个恶性循环:专业用户看不上,普通用户不愿买,没有用户就不敢投入内容,没有内容更难吸引用户。
近日在深圳举行的哪吒IP主题融合5D全息技术与VR大空间交互的创新文旅项目《哪吒 5D VR》发布会上,天津芒狗动画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金岗提出了一个观点:“VR的出路不在硬件,而在内容。”随着新生代消费主力军——90后、95后、00后的崛起,市场对体验式消费的需求不断增长。基于共情、可沉浸、有互动的内容,打造可穿越的文化剧场,已成为业界的共识。
回顾VR行业的发展历程,尽管被寄予厚望,但现实却是残酷的。VR设备存在诸多痛点,如画质粗糙、设备笨重、用户体验不佳等。金岗指出,除了硬件问题,内容的局限性和算力不足也是制约VR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早期VR内容存在缺失和断点,导致用户体验不佳。VR需要实时渲染,算力不足使得画面效果难以达到理想状态。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用户体验,使得VR行业陷入困境。
针对这些问题,业内开始寻求突破。一些企业尝试通过引入优质内容来激活市场。例如,打造“可穿越的文化剧场”,通过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为用户提供沉浸式的文化体验。哪吒IP主题融合5D全息技术与VR大空间交互的创新文旅项目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这种内容创新不仅降低了获客成本,还提升了复购率。拓展VR技术的应用场景,如将VR技术应用于文旅产业,也为VR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业内专家指出,随着新生代用户的崛起,市场需求正在发生变化。新生代用户更注重体验式消费,看重性价比的更追求能够彰显自我价值的消费方式。通过创新内容和应用场景来满足新生代用户的需求,将成为VR行业发展的关键。
部分企业还尝试通过轻改造的策略来发展沉浸式体验馆。例如,利用5D全息技术和精准定位技术,在较小的空间内实现高质量的沉浸式体验。这种可复制的商业模式,或许能为VR技术的规模化应用探索出一条可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