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享流量真的无限用吗?别被表面忽悠啦!


“不限量套餐”更名,流量畅享但有门槛

近日,三大电信运营商对其流量套餐名称进行了调整,原先饱受争议的“不限量套餐”已经悄然更名。北京移动将原有的“不限量套餐”更名为“畅享套餐”,北京联通则将“冰淇淋套餐”更名为“敞开用套餐”,而北京电信则将“不限量套餐”更名为“天翼畅享套餐”。这些更名均源于此前工信部的要求,三大运营商需规范其广告宣传。

尽管名称有所改变,但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尽管去掉了“不限量”的字眼,三大运营商的套餐内容实质上并没有任何变化。也就是说,所谓的“畅享”、“敞开用”,其实都带有一定的门槛。

移动明确表示,公司已经要求在大流量资费产品中停止使用“不限量”宣传,但在实际的产品介绍中,依然可以看到“不限量”的字眼隐藏在各个角落。例如,在移动的“畅享套餐”子页面中,产品名称悄然变长,加上了“畅享不限量套餐促销”。虽然名字有所改变,但消费者在实际使用中仍然会遇到流量使用达到一定程度后限速的问题。

而北京联通的首页上,“冰神卡”的宣传提示模块上虽然标明了全国流量敞开用,却没有明确提示达量限速。消费者只有进入办理页面才能看到详细的限速说明。北京电信的“天翼畅享套餐”虽然明确提示了达量限速,但在商品信息展示时,仍然会先突出优惠和流量的好处,限速说明则放在较为次要的位置。

这种改名实际上更像是一种公关策略,意在让消费者更多地关注优惠和好处,而忽视其中存在的限速门槛。事实上,“不限量”的真正意义不在于名称如何称呼,而在于真正消除流量的限制和门槛。消费者在使用流量时仍会遇到限制和困扰,即使套餐名称再怎么改变也无法改变这一事实。运营商应该更加注重消费者的实际体验和使用感受,真正做到让消费者畅享流量、放心使用。

对于消费者来说,选择适合自己的流量套餐非常重要。在选择时不仅要关注套餐的名称和优惠情况,更要仔细阅读套餐内容、限速规定等细节信息,以免在使用过程现不必要的困扰和误解。也希望运营商能够真正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提供更加透明、公正、合理的流量产品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