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种篱边菊后面藏着什么秘密?


李白曾言:“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这句诗描绘了古代文人对于深山的特殊情感。许多诗人愿意远离尘嚣,深入山林拜访友人,享受那份寻幽探密的悠闲自在。

然而奇怪的是,即使未能见到隐居的友人,他们依然心怀愉悦,创作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丘为的《寻西山隐者不遇》:“兴尽方下山,何必待”;还有李白的《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一首同样寻友不遇的诗,它出自唐朝高僧皎然之笔。这首诗名为《寻陆鸿渐不遇》,全文如下:

他将家安置在靠近城边的地带,但桑麻丛中的小径才能引领你找到他的居所。近处种有菊花,可惜秋来未开。扣门无人应答,连犬吠的声音都没有。向邻居询问,得知陆鸿渐已前往山中,每日采撷茶经,乐而忘返。

皎然,俗家名为谢清昼,是南北朝山水田园诗人谢灵运的十世孙。他的诗歌大多以酬答或山水为主题,风格闲适淡雅。这次他拜访的友人陆鸿渐,便是被誉为“茶圣”的陆羽,两人志趣相投,交情深厚。

诗歌首联描绘了陆羽居所的幽静,既有田园气息,又带有隐士的高洁形象。颔联则通过描写菊花,进一步突出了陆羽的超然脱俗。最后两联则描述了诗人访友不遇后的情景,清新自然,美得令人心醉。

虽然这首诗不符合律诗的声律对偶,但它却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入选了《唐诗三百首》。正如《升庵诗话》所言:“五言律八句不对,虽不及李白之雄丽,亦清致可喜。”

其实,除了这首诗,还有许多小清新的诗词值得我们品味。例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又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些诗歌都展现出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相融,令人陶醉。

看完这篇文章的读者,如果你还知道哪些小清新的诗词,欢迎一起来分享哦。让我们共同感受古诗词的魅力,品味生活中的美好。

- END -

作者:凯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