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珠之神的厨师


扬州,这座春日必吃的美食目的地,以其独特的早茶文化吸引了无数食客。春风十里,扬州的早晨弥漫着一种悠闲的气息,人们愿意消磨整个上午的时间,只为品尝那五花八门的包子、清爽的烫干丝和酥香的肴肉,再配上一杯本地的绿杨春茶。那么,扬州早茶究竟如何?是否值得一试?我们亲自探访,寻找答案。

早餐,是了解一座城市性格的窗口。

扬州,矗立在长江之滨,早餐也带着几分大江大湖的韵味。武汉的早餐快而热烈,广东人则通过早茶享受家族情感交流。而在扬州,早餐是一种享受,不仅能吃出筵席排场,甚至还能在船上享用美食美景两不误。

扬州有名的“三把刀”诠释了这座城市的灵魂:享乐。明清时期,依靠运河兴起的淮扬地区富甲一方,商人巨贾玩乐之余,还热爱附庸风雅。精致的扬州早茶就在这种背景下诞生了。虽然盐商已衰落,但扬州人的闲适生活依旧体现在早茶餐桌上。当地人享受早茶,就像享受一场小雅。

不同于粤式早茶的自主选择,扬州早茶有着固定的搭配,一杯耐泡的绿茶贯穿整场,冷菜多为酱菜、烫干丝和肴肉,面点以包子为主,附带蒸饺烧卖。为了迎合市场需求,茶社已经打破了传统,把主食、热菜一起引入。

面点是扬州早茶的重头戏。传统扬州点心种类繁多,但因为工艺复杂等原因,现在茶社里只能吃到十几种,主要可以统称为“肆点”。包子是其中的佼佼者,不仅有各种馅料,还有独特的褶子造型。每个包子都有精致的褶子,至少要有28道褶子才算合格。不同的包子收口也不尽相同,展现厨师的独特匠心。

除了包子,早茶中还有小菜来丰富口感。肴肉和烫干丝是早茶中的名头最响的。肴肉口感酥烂,卤味香浓;烫干丝则清爽弹滑。

扬州早茶中的数字似乎隐藏着一种神奇的力量。包子的褶子、干丝的刀工、烫干丝的次数……这些数字背后是扬州早茶独特的流程和搭配。

扬州的早茶不仅仅是一种饮食文化,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但现在的早茶文化面临一种困境:如何在保留传统的同时迎合现代人的口味。许多百年老字号的茶社正在努力做出改变,寻求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