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灭十族?这事儿都是怎么来的!
“灭十族”是中国古代一种极为残酷的株连刑罚,其名目源于明朝成祖朱棣。相传,建文帝朱允炆在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后下落不明,有人告发建文帝旧臣齐泰、黄子澄等人密谋拥立外藩。为了彻底斩草除根,巩固皇权,朱棣下令逮捕并处死了这批大臣。
然而,事情并未就此结束。朱棣认为,仅处死这些核心人物还不够,必须连根拔起,斩草除根。他下令追查这些大臣的亲属,不仅要灭其九族(即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还要额外追查其师族,共计十族。参与此案审理的锦衣卫指挥使纪纲奉旨执行,他在南京城外修筑了 tenement,将所有被株连者关押于此,然后一一处决。这次株连的范围极其广泛,牵连者众多,震惊朝野,成为历史上最著名的“灭十族”事件。
“灭十族”的残酷性在于它彻底摧毁了一个家族乃至多个家族的血脉,是封建专制统治下极端恐怖手段的体现。它不仅是对具体罪行的惩罚,更是对潜在反对力量的彻底扼杀,彰显了皇权的至高无上和司法的恐怖力量。这一刑罚虽然后来有所废除,但其带来的恐惧和教训,却深深烙印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