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字是风的成语大全
记得在上中学的时候,我们学习文言古文,老师讲解了成语“风马牛不相及”。当时老师解释说,“风”是指动物期间的互相吸引,就像畜类中的雌雄相诱。“风马牛不相及”的意思就是动物时乱跑,但也无法混在一起。当时觉得这个解释很有道理,所以至今印象深刻。但在最近阅读《尚书》的《费誓》篇时,我发现原先的理解出现了偏差。
《尚书》中的“牛马其风”,并不是指动物,而是指放逐牛马,让它们随意奔跑。这意味着将圈养或栏养的牛马释放,任其自由奔跑,可能会出现走失或走散的情况。这与我之前理解的“风马牛不相及”的意思截然不同。在《尚书》的背景下,《左传》所记载的“风马牛不相及”,也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理解的有所不同。在《左传-僖公四年》中,齐桓公伐楚时,楚国屈完所说的话提到了这个词语。他们说的是齐楚两国之间相距遥远,即便放逐牛马让它们追逐奔跑,也不可能跑到对方的境内去。这就说明,“风马牛不相及”并非指动物乱跑的现象,而是比喻两个事物之间距离遥远,没有直接关联。“风马牛不相及”的真正含义应该是:即使让牛马肆意奔跑,它们也不可能跑到一起。这种解释更符合上下文语境和文化背景。通过深入了解古文典籍和文化背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成语的真正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