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戚是家人还是外人
人到中年,经历过世间的风风雨雨,走过了人生的曲折道路,才会逐渐领悟到一句话:“亲情,有时候更像是一场考验。”过去我们可能只相信“血浓于水”的亲情,然而现实却常常用沉默和冷眼来提醒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最不能无条件依赖的,可能是你认为理所当然的亲人。
在青春年少时,总有人在身边守护,我们因此将亲情视为理所认为家人定会在背后永远支持我们。当我们成家立业后,却发现并非所有亲人都会随时为你遮风挡雨,他们更多地是各自生活,各自面对自己的苦难。
正如古人所言:“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们珍视亲情,但亲人却未必以同样的方式珍视我们。尤其在财产分配、家庭纷争时,那些原本深厚的情感可能会因为利益而瞬间变质。儿时的欢声笑语,也可能最终成为隔阂的源头。有时候,最深的伤害并非来自外人,而是来自亲人的一句话、一个举动。
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多少兄弟姐妹因为父母的偏爱而产生裂痕?多少家庭因为小利而斤斤计较,伤了血脉,一地鸡毛?人到中年才深刻明白,真正可靠的,从来不是那些固定的关系。你认为不会辜负你的人,可能为了小事而对你冷漠无情,让你措手不及。
有诗云:“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你在低谷时,亲人未必能真正理解你的辛酸;你需要帮助时,反而可能收获的是冷漠和敷衍。原来亲情并非一种债务,不是你付出就一定有回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和打算。亲情或许不如朋友的坦诚,远不及知己的默契,而在平淡的相处中却往往伴随着更多的期待。期待越多,失望也就越重。
现实告诉我们:人情冷暖,唯有自渡才能自保。年轻时我们可能抱怨“朋友不可靠”,但经历世事的沧桑后才会明白:世上没有永恒不变的感情,即使是同一母亲所生、共同度过童年的人,长大后也可能会渐行渐远。我们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减少依赖和期待,才能与亲人保持适度的距离和温柔。
其实,亲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有限的缘分。正如《增广贤文》中所说:“久住令人厌,频来亲也疏。”人的一生就是不断体验分别和成长的过程。对于亲人,我们不应期望他们会无条件地理解我们,也不必纠结他们应如何回馈我们。我们只需做好自己的本分,剩下的交给时间去证明。
每个人都是在磕磕碰碰中成长的,看透了人心。那些年轻时因为小事翻脸的亲戚,现在再去计较又有什么用呢?人与人之间的缘分都是借来的,相聚时好好珍惜,分开时也学会放下。
内心强大的人从不期待别人为自己保驾护航。你仍然应该孝敬长辈、友爱兄弟姐妹,但绝不能把全部的幸福寄托在亲人的回应上。你不主动问询,他们也不主动说起,相安无事便是最大的福气。偶尔的聚会聊天只谈日常琐事,表面风平浪静,其实每个人都明白各自有各自的生活,彼此不再是生命中唯一的支柱。
因此人到中年应牢记:不要让亲情成为束缚自己的枷锁,更不要因他人的冷淡而怀疑自己。如同君子之交淡如水,亲情也是如此。远近相安才是真情的体现。愿我们都能坦然面对:亲情虽美好,但真正值得依赖的始终是我们自己。善待亲人、善待自己努力生活才是人生最好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