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的近义词确实是镇定,两个词意思很接近。


今天我们将详细探讨焦虑情绪和焦虑症这两个概念及其相关表现。

第一部分:焦虑情绪与焦虑症的区别

生活中的焦虑情绪是一种正常反应,可能因为某些事件而引发,如担心工作表现不佳。这种情绪可能短暂地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但通常会在一段时间后自然恢复。真正的焦虑症则不同,它持续时间较长,且伴随一系列生理症状。我们必须明确区分这两者:

焦虑情绪:

NO:1 诱因:因特定事件而产生的担忧和恐惧。

生理症状:轻微的生理反应,如手心出汗、心跳加速等,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反应。

持续时间:随着事件结束而结束,症状通常持续时间较短,可以通过自我调节得到缓解。

焦虑症:

NO:2 诱因:焦虑症是一种没有明确定向焦虑对象的疾病,可能在没有任何诱因的情况下放大各种危险,担忧程度与现实情况不相符。

症状:明显的生理症状,如失眠、心悸、头晕、出汗、口干等,以及身体不同部位的疼痛。

持续时间:焦虑症持续时间长,可能反复发作,持续几个月甚至数年。

为了评估和筛查焦虑症的严重程度,我们采用了GAD-7自评量表。计算结果如下:

0-4分:正常;

5-9分:轻度焦虑;

10-14分:中度焦虑;

15-27分:重度焦虑。

医生提醒:如果焦虑情绪持续时间长,对正常生活产生消极影响,甚至无法进行正常生活时,需要引起警惕,尽早到医院就诊,必要时接受物治疗。

第二部分:焦虑症的急性期表现

焦虑症还有急性期表现,主要包括:

01 『急性期』惊恐发作状态:突然出现强烈的害怕、恐惧,伴有心慌、呼吸困难等,夜间睡梦中多发生。有时会因为过度呼吸造成呼吸性碱中毒,出现四肢麻木、口周、面色苍白等症状。

02 『慢性期』广泛性焦虑:大多数患者表现出慢性焦虑的症状,包括心慌、疲惫、质、气急和胸痛等。还可能出现紧张、出冷汗、恶心、腹胀、便秘、尿频尿急等情况。

医生提醒:如果是第一次出现惊恐发作,应保持镇定,并拨打急救电话寻求帮助。

第三部分:焦虑情绪的缓解方法

1. 找到焦虑的根源,解决导致焦虑的问题。

2. 不压制自己的情绪,允许自己表达担忧。可以通过问自己一系列问题来评估情况并获取更好的应对策略。

3. 学会接受不确定的事情。要知道,无论准备得多充分,不可预测的事情仍然可能发生。接受这一事实有助于更好地处理由此引发的焦虑问题。

4. 练习放松全身。这里介绍一种名为「身体扫描冥想」的方法,通过感知身体的各个部位来放松身心,有助于入睡。具体练习方法包括躺在或盘腿坐在,深呼吸,闭上双眼或眼睛微闭,按照特定顺序关注身体的各个部位,重复几遍直到有睡意为止。

本文为“京医通”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希望这篇文章能对你有所帮助,也请分享给身边有需要的朋友和家人。同时感谢李颖医生的审阅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