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中有真意中的真意如何理解
湖北省博物馆与武汉博物馆珍藏的“元青花四爱图梅瓶”资料图片展示
在探寻传统美学的历程中,“元青花四爱图梅瓶”成为了两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其中的“四爱图”包括“王羲之爱兰”、“周敦颐爱莲”、“陶渊明爱菊”以及“林逋爱梅鹤”。这些传统美学符号,是古人以花草嘉木比附君子之德的象征。
青花瓷,又被称为“白地青花瓷”,是一种釉下彩瓷。它是在已定型的白瓷素胎上用钴料绘制图案,然后罩上透明釉,入窑经高温烧制而成。青花瓷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成熟于元代,并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从元始,青花瓷就远销海外,成为重要的外销瓷产品。
元青花瓷的创烧成功是传统制瓷业由素瓷向彩瓷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其中,“元青花四爱图梅瓶”更因其罕见的题材和精美的工艺成为稀世珍宝。湖北省博物馆和武汉博物馆均藏有这一艺术珍品。
这两件梅瓶的人物故事图案十分罕见,在四个海棠形开光内,绘有被称为“四爱图”的四幅人物故事画。这些画作不仅反映了元代景德镇陶瓷工匠的高超技艺,而且彰显出传统文人雅士的审美旨趣,与西亚风格青花瓷图案的艺术样式与文化内涵明显不同。
元青花四爱图梅瓶中的“四爱”典故源自元中后期傅习、孙存吾选编的元诗集《皇元风雅》。其中,“四爱”所代表的四幅人物故事画是以“王羲之爱兰”、“周敦颐爱莲”、“陶渊明爱菊”、“林逋爱梅鹤”定名。在传统美学中,古人常以花草嘉木比喻君子之德,梅、兰、莲、菊是四君子,它们的内在特质与古代的君子人格紧密联系在一起。
值得一提的是,元青花四爱图梅瓶的绘画艺术相当精湛。瓶身肩部的凤穿牡丹纹和下部的仰覆莲纹以及祥云纹,用笔,婉转有致。器腹的“四爱图”人物形象生动,细节处理微妙。这些画作形象地表现出《四爱题咏》的诗文意象,展现了美妙的艺术回响。
事实上,“四爱图”中的人物形象很早便已独立进入画史。“古来画师非俗士,妙想实与诗同出。”元青花四爱图梅瓶上的画作正是在传统绘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北宋到元代,诗与画的界限逐渐被打破,“诗画一律”的艺术观深入人心。“四爱图”中的人物形象也早已成为画史中的经典符号,进入元代更是被陶瓷画工巧妙地转化为陶瓷艺术的独特语言。这些陶瓷画作展现了工匠们的创新精神和高超技艺,他们以传统绘画语汇为基石,创造出了独具风格的青花瓷作品。这种融合传统与现代的艺术形式不仅令人叹为观止,更是对君子人格深层精神追求的体现。
如今,“元青花四爱图梅瓶”成为了人们欣赏和研究陶瓷艺术的珍贵资料。它们不仅见证了古代陶瓷艺术的辉煌成就,也为我们提供了了解传统文化和审美观念的重要窗口。通过观赏这些珍贵的艺术品,我们能够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才情,也能体会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作者:兰凌)
文章来源于:历史文化探索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