悯农其一和其二讲的是古代农民辛勤劳作、饱受饥寒之苦的故事,揭示了社会不公和人民疾苦。
《悯农其一》和《悯农其二》是唐代诗人李绅的著名诗作,通过朴实的语言和生动的场景,深刻地描绘了古代农民辛勤劳作、饱受饥寒之苦的生活状态,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和人民的疾苦。
《悯农其一》写道:“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这首诗以春耕秋收为背景,展现了农民们一年四季无休止的辛勤劳动。他们春种一粒粟,期望秋收万颗子,但最终却因为土地的贫瘠和赋税的沉重,导致“四海无闲田”,而“农夫犹饿死”。这反映了当时农民们虽然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却无法得到应有的回报,生活困苦不堪。
《悯农其二》则写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通过描写农民在烈日下锄地的场景,展现了他们辛勤劳作的身影。诗人用“汗滴禾下土”这一生动形象的描写,表达了农民们辛勤劳作的艰辛。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则进一步揭示了社会的不公,那些享受着农民劳动成果的人们,往往对农民的辛苦视而不见,对他们的疾苦漠不关心。
这两首诗不仅反映了古代农民的艰辛生活,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和人民的疾苦。诗人通过这些诗篇,表达了对农民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呼吁人们关注农民的疾苦,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这些诗篇至今仍被人们传颂,提醒我们要珍惜粮食,尊重劳动,关注社会公平,努力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