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120平的房子公摊去34平,想想都肉疼啊!


唉,这确实是很多业主在拿到房产证后都会有的感慨。120平的毛坯面积,听起来已经相当宽敞了,可以布置一个功能齐全、甚至有些富余的家居空间。但一旦扣除掉大约34平的公摊面积,比如楼道、电梯间、大堂等等,实际可以自由支配的套内使用面积就变成了86平左右。

这个数字一对比,确实容易让人感到失落和“肉疼”。原本期待中的宽敞感被稀释,可能意味着每个房间的面积都要相应缩小,或者需要在有限的空间里更加精心地规划布局,每一寸土地似乎都变得格外珍贵。这种从“看起来很大”到“实际不大”的心理落差,确实挺打击人的。

不过,我们也要理解公摊是建筑成本和居住便利性的必要付出。没有公摊,楼间距、消防安全、公共活动空间等都难以保证。而且,这34平的公摊面积,也为我们提供了楼道通行、电梯使用等日常便利。虽然面积不能直接“看得见摸得着”,但它保障了我们居住的舒适度和安全性。所以,与其过度肉疼,不如调整心态,将这些公摊面积视为保障我们正常生活的“隐形空间”和服务设施。毕竟,一个功能完善、出入便利的居住环境,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