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版《守株待兔》故事讲的是农夫守着树桩等兔子撞死,比喻死守经验不知变通。


《守株待兔》这则寓言故事出自《韩非子·五蠹》,原文虽未直接描述为“守株待兔”,但后世普遍以此名流传,其核心寓意与原文精神高度契合。故事讲述一位农夫偶然发现一只兔子因撞上树桩而死去,他便放下手中的农活,日复一日地守在树桩旁,希望能再次不劳而获,等待兔子自己送上门来。显然,这位农夫将偶然的幸运视为必然,认为只要守着树桩就能轻松得到兔子,完全忽略了辛勤耕作才是获得收成的正道。

这个寓言深刻地讽刺了那些死守经验、不知变通、墨守成规的人。它告诉我们,侥幸心理和依赖偶然因素是不可取的,成功必须依靠自身的努力和智慧。现实生活中,如果我们也像这位农夫一样,只顾守着“树桩”等待“兔子”,而不去开拓新的途径、付出实际的劳动,最终只会错失良机,一事无成。因此,我们要善于从偶然事件中总结经验教训,更要勇于创新,积极进取,用实际行动去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而不是寄望于虚无缥缈的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