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减数在前面还是减数在前面
关于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难点解析
孩子们已习了一周,但出错率仍然很高。例如,对于算式36-8,正确答案应为28,但孩子们常常错写成34。对于此类问题,孩子们似乎忘记了退位和减错个位的情况同时存在。问及计算过程,他们表示没有按步骤计算,只是凭直觉写答案。这表明部分孩子在学习时缺乏耐心,急于求成。
计算错误或许可以归咎于孩子的抽象思维尚未发展完善。他们在面对一些具象化的题目时也同样困惑,例如,图中一共有3捆和5根小棒,总数为35,需要用虚线圈出8根小棒表示减去8根,但孩子们可能会错误地写出算式35-5。这显示他们并未真正理解题目的意图。
进一步观察发现,孩子在做题时并没有完全理解课本内容。他们或许在课堂上听讲时能够依葫芦画瓢,但无法从根本上掌握知识点。针对这种情况,家长只能在家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帮助孩子。因为当学习效率高的孩子一听就会时,学习效率低的孩子可能需要花费十倍甚至更多的时间。
通过实践练习,孩子虽然有所进步但仍然存在问题。他们常常混淆借十法和平十法的使用情境。借十法是将大数分成整数和个位数进行减法计算,但孩子们常常忽略十位的变化;而平十法是先减个位再减剩余数,但孩子们常常无法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孩子们还常常混淆被减数和减数的角色。因此他们在做题时常常会出错甚至出现一些离谱的答案。这也显示出孩子在将抽象数字和实物操作相联系方面存在困难。他们无法将“拆十位”的动作和计算步骤对应起来也无法用数学符号表达小棒的操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家长可以通过实战练习讲清算理过程以及用直观操作支撑来摆放实物数棒等方法来帮助孩子理解和掌握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实践孩子们会逐渐掌握这个技能并能够轻松应对各种题目变形。在这个过程中家长需要耐心引导并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和鼓励让他们逐渐建立起自信心和成就感从而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最终孩子们能够达到看图列算式或者根据算式圈一圈算一算的要求无论题目如何改变都能轻松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