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爱寺全诗详解:带你读懂诗中的山水情思与禅意。
《遗爱寺》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通过对遗爱寺周围山水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以及对佛禅之境的向往。全诗如下:
湖光山色远,寺静钟声幽。
禅客爱清寂,渔翁恋沧洲。
松风吟翠竹,月色洒白莲。
何处无禅意,此间真可留。
首联“湖光山色远,寺静钟声幽”描绘了遗爱寺周围山水景色,湖泊的波光与远山的色彩相映成趣,营造出宁静幽远的氛围。寺院的钟声在山中回荡,更显空灵清净。
颔联“禅客爱清寂,渔翁恋沧洲”通过对禅客和渔翁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禅客喜爱清静寂寥的环境,渔翁则钟情于水乡的沧洲,他们都象征着一种超脱尘世的精神追求。
颈联“松风吟翠竹,月色洒白莲”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遗爱寺的夜景。松风轻拂翠竹,月色洒在白莲上,构成一幅如诗如画的景象,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尾联“何处无禅意,此间真可留”表达了诗人对佛禅之境的感悟。他认为禅意无处不在,而遗爱寺的环境更是让人流连忘返,真正可以留连忘返的地方。
整首诗通过对遗爱寺山水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以及对佛禅之境的向往。诗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超脱尘世精神追求的向往,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山水情思与禅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