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到底讲了个啥?
《惠崇春江晚景》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题画诗,描绘了早春江景的清新秀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这首诗共有两首,这里主要讲述第一首的内容。
第一首诗写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诗人首先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早春景象:竹林外,几枝桃花初绽,为江边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接着,诗人写道:“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蒌蒿长满了江边,芦苇的嫩芽也刚刚抽出,这正是河豚逆流而上、肥美之时。通过这些细节的描写,诗人展现了早春江景的生机与活力。
诗的最后两句写道:“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西塞山前,白鹭翩翩飞舞,桃花流水之间,鳜鱼肥美。这些景象不仅展现了早春江景的美丽,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总的来说,《惠崇春江晚景》通过描绘早春江边的自然景色,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这首诗不仅画面生动,而且富有哲理,如“春江水暖鸭先知”,通过鸭子的行为来表现江水的变暖,这种以小见大的写法,使诗歌更加富有意趣和哲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