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冻三尺真是个成语吗?这老话到底有啥来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确实是一个常用的成语,而不是简单的“老话”。这个成语生动形象地比喻一种情况的形成,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酝酿,并非短时间内就能完成。它的意思是,冰冻了三尺厚,不是一天的寒冷就能形成的,比喻某种情况或事物的形成,都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发展。

关于这个成语的来历,它源自中国古代的一个寓言故事。故事讲述的是,从前有个农夫,他的田地旁边有一条小河。有一天,他发现河水突然变得很冷,河水中的鱼都冻死了。农夫很奇怪,为什么河水会突然变冷呢?于是他仔细观察,发现河边的冰已经开始结冰了。农夫明白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河水变冷也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才形成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时间的积累,不能急于求成。这也提醒我们要有耐心,要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发展,才能取得成功。因此,“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个成语,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富有深刻的哲理,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