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触和感悟的区别是什么


读书并非只是简单地完成一项任务,真正的目的在于收获。在阅读的过程中和阅读后,我都会借助一些“写作工具”来加深自己对书籍的理解和印象。自小至今,我所采用的辅助读书方式主要包括读书笔记、书评、读后感以及读后问这四个阶段,它们在读书过程中给予了我巨大的帮助。

关于读书笔记,不论是在阅读知识型读物、学习类书籍,还是武侠小说,我都会记录下一些重要的内容。比如武侠小说中门派、武功、招式等,这样的记录虽然会暂时打断阅读节奏,但却能提升我的阅读兴趣。读完一部小说后,我会对比不同小说中的门派武功,看看哪个更强大。

随着阅读量的增加,为了记录自己读过的书籍,我开始写书评。书评是与书籍内容紧密相关的,读完一本书后,我会回想这本书给我留下的最深印象,然后总结出三个要点,并结合这三个要点表达自己对这本书的看法。我认为书评是最难写的文体之一,因为需要在主观评价中融入客观的内容。

如今,我在读过一本书后更喜欢写读后感。我觉得这些阅读后的感想才是真正属于我的收获,这些感想有些与书籍内容有关,有些则无关,都是我在阅读时大脑的思考和运作。除了书籍,对于影视作品我也很少写影评剧评,但我很喜欢写观后感。

至于读后问,我认为阅读不只是为了找答案,更是为了找到更多的问题。在阅读时,我会随时记录下自己联想到的问题,这些问题结合了读书笔记和读后感。我会针对这些问题去查找更深刻的答案或给出自己的看法。我认为这种自问自答的方式是自我提升最快的方法,因为阅读让我知道“我还不知道什么”,而写作则是让我“把那些不知道的变成我知道的”。通过这种方式,我不断地拓宽自己的知识和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