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进厂员工三级安全教育是哪三个
“五一”假期结束,各类生产经营单位恢复生产,进入复工复产阶段。这个阶段历来是安全生产的关键期,也是易发期。如果在复工过程中准备不充分、员工状态不佳、安全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出现,可能会导致安全风险增加,容易引发各类生产安全。
面对复工复产时期的主要危险因素,首先要警惕“假期综合征”。受假期影响,人们虽然身体已回到工作岗位,但思想可能还不集中,身心疲惫、心情烦躁、精力分散,很容易违规操作。企业要重视这一问题,及时进行警示和引导,防止安全的发生。
现场安全隐患也不容忽视。放假期间,企业的机器设备长时间停止运行,一些防护设施、机械设备、电线电路等停用时间较长,易受到风雨、潮湿气候的侵蚀或老鼠的咬蚀等,设备可能出现松动等情况,影响其安全性能。在复工前,企业一定要进行检查、维修、加固,消除隐患。
还有部分企业为了赶进度、抢生产或者为了开门红而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违法生产,这样极易导致生产安全。企业在复工过程中要杜绝这种行为,坚决避免超强度抢生产。
那么如何做到安全复工复产呢?对于企业来说,首先要制定周密的复工复产方案和配套的应急预案,并要进行应急演练。要对各类机械、车辆、管线、设备等进行全面彻底的检查、检测、检修以及清洗,确保设备设施的安全运行。要开展全员安全教育,尤其是对新进员工和调岗员工要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并加强现场管理,严禁超能力超强度生产或施工。
对于员工来说,要及时调整身心状态,尽快适应工作状态。同时要积极参加企业的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熟悉岗位风险和应急处置措施。在工作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杜绝违章操作、冒险作业。一旦发现设备故障、环境异常或其他隐患时,要立即向管理人员报告,切勿擅自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