戌的意思和含义解释
十二地支的含义
十二地支是传统历法中用来表示时间的一种符号系统。每个地支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象征。例如,“子”代表万物开始萌发的阳气,“丑”象征寒气屈曲,“寅”意味着万物开始生长,“卯”代表万物冒地而出,“辰”象征物经震动而成长等等。这些概念构成了传统的天干地支纪年法的基础。
排年柱是四柱预测的第一步,是由命主出生之年、月、日、时其四柱。年柱,即人出生的年份,用农历的干支表示。需要注意的是,上一年和下一年的分界线是以立春这一天的交节时刻划分的,而不是以正月初一划分。例如,2004年的立春是2月1日,那么在2月1日之前出生的年柱仍然是癸未,而2月1日之后出生的人的年柱才是甲申。
月柱是用农历的干支表示人出生之年、月所处的节令。月干支不是以农历每月初一为分界线,而是以节令为准,交节前为上一个节令的月柱,交节后为下一个节令的月柱。我们现在使用的农历也被称为夏历,是以寅月为每年的正月开始的,也就是每年的第一个月为寅月,第二个月为卯月,直到第十二个月为丑月。月柱的地支每年固定不变,但天干有所不同,虽然不像地样固定,但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地支藏用是指每个地支在不同的季节带有何种有用之气的情况。五行为寒暑温凉之气,无时无刻不在天地之间流走。所谓“旺相休囚”,是指五行之气在不同的时空状态下的不同表现。旺相为有用,休囚为无用。例如,在夏季,暑温之气得旺相位,寒凉之气得休囚位。所以我们会感到炎热。地支藏用就是讲在四季中哪种气藏在各个地支里。
气候的来临并非突然而来,必先经历酝酿、胎养等阶段。长生、沐浴、冠带等阶段都是气逐渐生长的过程。临官为最壮旺之时,如同人壮年锐气正盛,前途希望无穷,所以临官又名禄位。帝旺正如其名,主旺。然而盛极难继,看似峥嵘实则气势已衰。五行中的五种气按照这种顺序循环往复,周流不断。木生于亥位,旺于卯位,衰于辰位,病死于午位等等都是对五行之气的详细阐述。
土居,寄于四隅。土气的专旺之地在辰、戌、丑、未四季之末各辟十八日。土的长生禄旺之时附于水火而生。然而论其有用与否要看母旺则子相的原则。如在寅月甲木临官时火长生;在申月庚金临官时水长生等等都是对土生长规律的解读。通过对这些规律的理解和运用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传统文化中的天干地支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