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光和超清哪个对眼睛好
手机屏幕蓝光的双重效应:抗衰老真相还是潜在危害?
来源:今日
近日,关于手机蓝光对健康和寿命的争论再度引发关注。网络传闻称蓝光可能加速衰老并导致健康问题,那么真相究竟如何?为此,记者采访了物理学专家及多位医生。
蓝光是否真的如传闻中那样危险?专家表示,不必过分恐慌。长时间盯着手机或其他电子产品的屏幕才是问题的关键。目前,蓝光对的影响仍在可控范围内。但新研究指出,发光二极管产生的蓝光可能损害脑细胞和视网膜。对此,《衰老与疾病机理》期刊发布了一项研究,指出蓝光对大脑和视网膜的潜在风险。
实验分为A组和B组进行对照研究。A组果蝇每天接受发光二极管产生的蓝光照射达12小时,而B组则处于无蓝光的环境。结果显示,接受蓝光照射的果蝇寿命明显缩短,出现视网膜细胞和脑细胞受损的现象,运动能力也受到影响。相比之下,过滤掉蓝光的果蝇虽然寿命有所缩短,但影响较小。实验还发现,即使是无眼果蝇在蓝光照射下,也会出现大脑和运动能力受损的现象,这表明蓝光的影响可能不通过眼睛直接作用于大脑。
那么,什么是蓝光?它对人们真的有必要吗?据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张春峰教授介绍,蓝光属于波长较短、光子能量较高的一类光线。在研发电子产品屏幕时,科学家模拟太阳光,使用红、蓝、绿三种基础颜色。其中蓝光是发光二极管显示中的核心部分。由于蓝光的光子能量较高,长时间高强度可能对视网膜产生光化学反应。由于消费者普遍喜欢偏冷的色调,使得画面看上去更加真实、清晰度更高,因此电子产品屏幕通常会调得更蓝一些。
在这个数码时代,蓝光无处不在。我们该如何应对?关于睡前看手机导致视力下降的问题,专家表示不能将视力下降完全归咎于蓝光。虽然蓝光对视网膜有一定伤害,但眼底黄斑病变的发生是多因素造成的,蓝光只是诱因之一。睡前看手机本身就不是正确的用眼习惯。至于电子产品的“护眼模式”,张春峰教授解释称,这可以过滤部分蓝光,但其基本原理是调整红、绿、蓝三种颜色的比例,使绿色成为主导色。“防蓝光膜”的作用有限,不能完全过滤掉所有蓝光。专家还指出,如果过滤掉全部蓝光,手机屏幕的颜色将失真。至于手机屏幕蓝光抑制褪黑素导致失眠的问题,专家表示这更多是睡眠规律被打破的问题,而非蓝光本身的影响。“睡不着怪蓝光”其实并不准确。睡前应尽量避免长时间使用手机,确保良好的睡眠周期和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