锱铢之力的意思是什么
一、助学资料
1.作家作品介绍
阿城,原名钟阿城,出生于北京,是当代寻根文学的重要代表作家。他的作品如小说《棋王》、《树王》、《孩子王》等,都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造诣。
2.背景资料介绍
本文选自作者短篇小说集《遍地》。该集收录的短篇小说以20世纪为背景,通过它们我们可以了解历史、认识社会,并生活。作品集中分为四辑,其中《溜索》是代表作之一。《溜索》讲述了怒江大峡谷中少数如何利用溜索这一交通工具,象征他们改造自然的勇气和不畏艰险、勇猛顽强的性格。云南怒江大峡谷,素有“东方大峡谷”之称,峡谷两侧分别是被称为“万瀑千湖之山”的碧罗雪山和中缅边境千里边防的高黎贡山,而怒江奔腾咆哮于其中。由于惊涛怒浪,小船无法横渡,居民过江主要依赖溜索桥。
3.文体知识介绍
笔记小说是带有散文化倾向的小说创作形式,兼具“笔记”和“小说”两种特征。它起源于魏晋时期,主要包括“志人小说”和“志怪小说”两种类型。《搜神记》、《世说新语》等是这一文体的代表作。笔记小说的散文化记叙空间使得作者可以叙述、表达观点和思考,而小说的故事性则为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二、文本解读
1.《溜索》作为标题,不仅揭示了文章的核心事件,也暗示了文章的叙述线索,同时引发读者的好奇心和悬念。
2.文章开头突然切入特定情境,一下子将读者带入到故事之中。
3.通过描述马和牛在面临险路时的表现,暗示前方的危险。
4.文章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将马帮缓慢行进的状态比作“极稠的粥”,既描绘了马群的密集场景,又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牛群因恐惧而不愿前行的状态。
5.怒声音之大、连续不断通过时间和距离的描写来表现。
6.文中关于“懒懒”的描写,既有漫不经心的意味,也表现出首领面对危险时的从容不迫。
7.牛面对怒江峡谷时的惊恐,烘托出峡谷的险峻和高峻特点。
8.通过环境描写和心理细节描写,让读者如临其境,感受峡谷的险峻和主人公的惊恐。
9.文中对首领和马帮汉子的描写,体现了他们的从容不迫和胸有成竹。
10.通过对比和映衬手法,突出了首领和马帮汉子的勇敢无畏。如牛和“我”的惊恐与首领的冷静形成鲜明对比。
三、主题归纳
本文讲述了马帮在怒江峡谷中的溜索飞渡故事,突出了怒江峡谷的险恶环境以及马帮汉子们的沉着冷静和勇敢精神。文章赞美了马帮汉子的粗犷豪迈性格和无畏精神,并启示我们在面对困难时要勇于挑战、团结协作、相互关爱信任。文中既有对环境的生动描写,也有对人物形象的细腻刻画,通过对比和映衬手法突出了主题。同时展示了西南边陲的勇敢和无畏精神。四、重点难点解析:一、小说的环境描写及其作用:小说中有大量的环境描写,尤其是怒描述。这些描写刻画了怒江大峡谷的险恶特点。通过远眺和俯瞰的角度结合听觉描写,展示了峡谷峭壁的高峻和险恶。这些描写不仅烘托了峡谷的险峻气势,还突出了马帮汉子的勇敢无畏精神。二、衬托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文中多处使用衬托手法,如通过描述牛的惊恐来衬托怒江峡谷的险恶。牛在面对峡谷时的惊恐失态,与首领和马帮汉子的冷静形成鲜明对比,从而更加突出了他们的勇敢无畏。三、主旨探究:本文不仅描述了马帮溜索飞渡怒故事,还通过人物和环境展现了深刻的意蕴。可以探究人在自然面前如何接受挑战、战胜艰险的精神;也可以探究驮队中的人际关系,体现团结协作、相互信任关爱的品质;还可以探究“我”与首领的对照所表达的人在艰苦磨炼中成长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