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河落日圆全诗翻译


在古代,边塞诗是非常流行的文学形式,尤其在唐代,更是独树一帜。这种诗体致力于描绘边塞的风光,展现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像高适的《燕歌行》《蓟门行五首》,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以及王之涣的《凉州词二首》等作品,都是广为流传的佳作。

王之涣的《凉州词二首·其一》中的名句“羌笛何须怨杨柳”,传达出一种深沉的情感。整首诗这样写道:

黄河源头在白云之间流淌,

孤城万仞高山间立。

羌笛不必因杨柳而怨,

春风已在玉门关之外吹拂。

诗意明了易懂:远眺黄河,仿佛流入白云之间;一座孤城,即玉门关,矗立在高山之中,显得冷峻孤寂。羌笛的哀怨曲调,其实无需埋怨春天的迟到,因为在玉门关外,春风尚未吹拂。

提及玉门关,我忆起上世纪80年代的游历。那“孤城”之景,真实而震撼。虽然现今玉门已繁华许多,但从整体环境看,仍显孤立。铁人喜纪念馆位于玉门市,我总会将这座雄伟的孤城与铁人相联系,觉得这座城市也有着坚韧不屈的精神。诗人笔下的玉门,是战士、石油工人,是硬汉的象征。虽然诗中有时以“春风不度”形容边关的荒凉,但实际上,春风早已吹拂玉门关。

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忧虑。阳关离玉门关不远,大约三十公里。古人认为这里也是春风难以抵达之地,但历史上阳关曾繁华热闹,车水马龙。著名的阳关大道上至今仍留有往日喧嚣的车辙痕迹。我们去访阳关的那天,天气晴朗,长空中有几片白云飘荡。一只金色的苍鹰孤独地盘旋,而阳关的烽燧仍矗立沙海中,令人动容。

在阳关遗址,有些小店铺陈列着古老的乐器埙。我购买了两只埙,金的,很是吸引人。我奔向烽燧,对着它吹奏古曲《阳关三叠》。

放眼望去,西部荒沙茫茫,戈壁无垠。难见树木,连小草都是奢侈。只有骆驼刺稀疏地生长在这里,叶子短小,刺却尖锐而漫长。还有沙漠壁虎,藏在乱石间,警觉地张望。世间万物各有生存法则,我羡慕它们的坚韧与生存能力。

我深爱着甘肃这片土地,已经去过多次,喜欢它的苍凉、辽阔以及质朴。这里埋藏着丰富的历史,繁华的过去,以及深厚的人文与哲思。在河西走廊,我走过武威、金昌、张掖、酒泉、嘉峪关等城市,感受到了这里人的质朴、勤勉与豪情。这里的酒香醇绵柔,一饮即醉。河西走廊是一片富饶之地,其人文历史是无价的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