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原文
跑步是一项简单、方便且有效的健身运动,但很多人对待它却显得过于随意,忽视了正确的跑步姿势对于预防运动损伤的重要性。
不正确的跑步姿势可能会导致机体骨骼和肌肉的损伤。我们需要关注跑步中可能存在的坏习惯,并及时纠正。
首先是“快热型”的跑步者,他们在跑步前没有进行适当的热身。热身是跑步前必不可少的准备,可以让身体逐渐进入运动状态,避免运动损伤。良好的热身包括肌肉的激活和关节的灵活性训练,可以通过动态热身或慢跑来达到。
接下来是“骤冷型”的跑步者,他们在跑步后立刻休息。跑步后,全身肌肉处于紧张状态,骤然休息可能会导致回心血量下降,大脑得不到足够的血供,出现眼前发黑或晕厥的情况。跑步后应该进行一些拉伸运动,使身体逐渐恢复到静息状态。
还有“硬扛型”的跑步者,他们凭借毅力坚持跑步,但突然的大量运动可能会导致骨骼肌或关节损伤。建议普通人每周的跑步总里程应限制在65公里以内,避免过度运动。
“牛饮型”的跑步者在运动后大量饮水,这可能会引起电解质紊乱。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循序渐进地补充水分,并适当补充盐分。
最后是“随意型”的跑步者,他们的跑步着装非常随意。合适的跑步装备对于保护身体、提高运动效果至关重要。例如,选择一双合适的跑鞋是非常重要的,它应该具备减震、贴合足弓等特性。
正确的跑步姿势也十分重要。看似简单的脚步落地动作,其实涉及到全身骨骼、关节、韧带和肌肉的组合运动。上肢的摆动姿势、双臂的摆动幅度以及下肢的运动姿态等都需要合理控制。
跑步虽然简单方便,但也需要我们认真对待,注意避免坏习惯和保持正确的姿势,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健身效果,预防运动损伤。
作者: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科副医师黄玮 审核:健康科普专家库专家 北京积水潭医院副医师赵斌 策划:谭嘉 来源:全国卫生12320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