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子人生起伏的深刻感悟,三次跌宕教会我们什么?


读完《骆驼祥子》后,我感慨良多。老舍先生生动地描绘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穷人的生活景象,其中“小福子”这一角色让人难以忘怀。

小福子的命运十分坎坷。为了家人的生计,年仅十九岁的她被父亲以二百元的价钱卖给了军官。在军官那里,她不仅要承担缝洗衣服、做饭等繁重工作,还要承受被当做工具的经历。当军官被调走后,她失去了利用价值,被抛弃回家。

回家后的小福子虽然遭遇悲惨,但还算逃离了军官的魔爪。她的命运并未因此好转。她回到家中时,母亲已经因家暴去世,父亲也败光了卖她的那笔钱。她还要照顾两个年幼的弟弟和一个酗酒的父亲。尽管父亲曾对她有所不舍,甚至流泪,但在生活的压力下,他最终女儿,甚至以此为耻。他竟理直气壮地向女儿伸手要钱,以维护自己可怜的尊严。

如果说旧社会人是无奈之举,那么父亲的行为则是一种纯粹的恶。他不仅吃下了女儿的血肉,还要公开撇清与这血肉来源的关系。贫穷让父亲的心理变得扭曲,人性的自私和丑恶在贫穷的催化下愈发严重。小福子的命运就这样被悲惨地淹没在穷人的“恶”里,尤其是被至亲之人的“恶”所,她的遭遇尤为悲惨。

在《骆驼祥子》中,小福子似乎是被“吃”得最彻底的人,她从未伤害过他人,但在时代和道德的枷锁下,她走上了艰难的道路。她的命运受到父亲、邻居甚至是客们的凝视,她没有选择的,只能替父养弟、为生。对她而言,死亡反倒成了一种解脱。在结束生命之前,她经历了怎样的绝望和挣扎,我们无从得知。

作者王文辉是博山区第六中学的语文教师,热爱文学和读书。他的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性的丑恶和悲剧,让我们深刻反思贫穷和愚昧对人的影响。《骆驼祥子》中的小福子故事,无疑是他作品中的佳作之一。

新闻报料通道:大家可以通过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的记者在线等待接收您的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