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是哪个城市的旧称


南京是江苏省省会,副省级市,也是南京都市圈的核心城市,更是长三角及华东地区唯一的特大城市。南京拥有6000多年的文明史和约2500年的建城史,是历史文化名城和六大古都之一。它的别称非常多,有着"六朝古都"、"十朝都会"的美誉。在南京建都的历史朝代有东吴、东晋以及南朝的宋、齐、梁、陈等,史称六朝。南唐、明(洪武)、太平天国以及也曾在此建都,因此被称为历史上盛称的"六朝古都、十朝都会"。

南京的一个独特之处在于它的旧称繁多,据统计多达44个名字。虽然城市名称经常变化,但南京人对"南京"、"金陵"这两个名称情有独钟,一直传承至今。

那么,"南京"这个名称是从何时开始出现的呢?它的含义又是什么呢?

南京正式成为一个城市的名字是从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开始的。"南京"的"南"指的是南部,"京"则意为大城市。由于帝王所居之地称为京师,南京先后有49位皇帝和2位元首驻此,地位高大,人口众多。

说到"南京"这个名称的源头,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南"字的本意。其实,"南"最初是乐器名和乐舞名。关于"南"字用来表示南方的说法有两种。

一种说法认为,"南"字的本意是一种钟形乐器,这种乐器来自长江流域或更南方的少数地区。相对于中原地区,他们属于南方,因此用钟来表示南方的"南"。

另一种说法认为,在古代朝堂上,皇帝坐南朝北,举行仪式时,乐队在皇帝的对面,而钟鼓是乐队中的主要乐器。仪式上一北一南,与皇帝同框且作为主要元素的钟鼓有资格表示南方的"南"。

金文中的"南"字,在甲骨文基础上加了一个形状的上端开叉的图案,使画面更加动态化。这表示仪式上正在敲击的钟鼓与皇帝的相对方位。篆文的"南"字则承续了金文字形,成为我们今天所熟悉的南方的"南"。南方的"南"字从一种敲击乐器演变到今天楷书中的"南",整体字形轮廓变化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