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知全貌不予置评出自论语
自去年以来,“网络”的现象在我们周围越来越显著。明星,作为多媒体发展下的产物,更是深受其害。他们因为巨大的曝光度和话题性,站在了风口浪尖上,各种传闻和讨论层出不穷。无数的网友因为这些真假难辨的事情对他们进行口诛笔伐,仿佛只要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就站在了道德的至高点上。
这种现象并非只在网络上发生。城市文化的兴起背后,是各种“闲言碎语”的滋养。尽管高楼大厦使得邻里间的接触减少,但同事间、朋友间的闲话依旧不断。人们常常用一句话来安慰自己:“谁人背后不说人,谁人背后无人说。”但当我们听到别人贬低自己、说自己闲话的时候,内心难免会产生反感,希望对方能关你什么事呢?
在网络上发表意见、在生活中聊天本是正常的讨论,但往往最后却演变成性的和激烈的骂战。当话语中充满了自我情绪和对人的轻视时,这是否真的是在正确地运用自己的话语权表达自己的观点呢?
作为古文运动的代表人物,韩愈在千年之前就对此有所探究。他提出的“无缘由贬低别人,丛生,这其实是一种道德败坏”的观点,深刻揭示了这一现象的本质。
韩愈在《原毁》中的两句话:“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于周,其待人也轻以约;今之君子则不然,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揭示了两种人的处世态度。古代的君子对自己要求严格,对他人则宽容;而现代的君子则恰恰相反,他们善于批评别人,却对自己宽容。这种态度导致了“网络”等现象的出现。
善于批评自己的人,会不断反思自己的不足,并努力改正。而善于批评别人的人,则习惯从他人身上寻找缺点,并对其进行指责和。这种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屡见不鲜,比如一些人在网上对明星、普通人进行无端的指责和攻击。
道德败坏的现象并非无法可治。韩愈在《原毁》中还提到:“虽然为是者有本有原,怠与忌之谓也。”也就是说,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个人的懒惰和嫉妒心理。懒惰的人不愿意自我进步,所以对自己要求宽松;嫉妒别人的人因为害怕别人比自己强,所以对别人要求苛刻。
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从自己做起,做到严格自律,同时也要宽容地对待他人。只有这样,才能摒弃片面批评和责骂他人的行为,让成为真正揭露不法的舞台。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注重自我修养,摆脱情绪化的意见发表,合理地运用工具。同时我们也要记住,“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在自我进步的同时也要理解他人的不足和难处。
因此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在网络文化中洁身自好,合理地发表意见并真正帮助他人改正缺点而非盲从攻击批判批评的风气。同时我们也要注重自我修养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成为更好的自己更好的网络发言者让网络成为真正揭露不法行为的地方让人们在自由发声的同时也能够秉持着理性和尊重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