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等式的基本性质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比例的意义与性质》详解

新知探索

我们来看一个关于运输量和运输次数的例子。在第一天,运输量和运输次数的比是16 ∶ 2,而在第二天,这个比例变成了32 ∶ 4。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什么呢?对,这两天的运输量和运输次数的比值都是相等的,都是8。那么这种表示两个比值相等的式子,我们称之为比例。组成比例的四个数被称为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被称为外项,中间的两项被称为内项。我们理解了比例的基本概念之后,来看看比和比例的区别是什么。

对比与比例的区别

比是由两个数组成的,它是一个式子,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比如我们可以写为4 ∶ 6。而比例则是由四个数组成的,它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例如我们可以写为2 ∶ 3等于4 ∶ 6。这样看来,比和比例虽然有关联,但实际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课堂总结

我们在课堂上学习了比例的概念,了解了比例的各部分内容。并深入了解了比例的基本性质:外项之积等于内项之积。通过这堂课程的学习,我们对比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接下来我们将通过PPT课件来进一步学习比例的应用和计算。这些PPT课件以.PPTX格式呈现,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意义和性质。让我们期待接下来的学习之旅吧!同时希望大家能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操作,以便更好地吸收和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