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比乌斯带沿中线剪开得到几个环


当我们观察某一事物时,我们的大脑往往会以周围的事物作为参照,并进行解读。虽然我们常常相信自己的感知是清晰无误的,但实际上,我们并非直接感知周围的世界。我们的视觉感知经常被误导。这种感知包括视觉错觉、不可能存在的物体以及视觉幻觉。

视觉错觉的产生主要与视觉惰性和视觉分辨能力有关。视觉惰性最经典的例子就是电影放映,通过每秒播放24帧以上的静止画面,形成视觉暂停的效果。比如你看到的上图,盯着它看时,它似乎是静止的,但移开视线,就会发现它在转动。另一种情况是,我们的分辨能力受到自身能力和周围环境的影响。例如,有时候两个同样大小的圆,我们却感知到右边的大一些。或者是平行的直线看起来有些歪斜。甚至两个小相等,却感觉后面的人更大。这些都是我们的大脑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而产生的错觉。分辨能力还受到自身能力限制的影响。比如上图中的图形,有人能看到狮子,有人却看不到。据说看到的面孔越多,分辨能力就越强。

接下来是不可能存在的物体,例如彭罗斯三角。这是由英国数学家罗杰·彭罗斯设计和推广的,当时被称为最纯粹形式的不可能存在的物体。彭罗斯三角看起来像一个三维的三角固体,由三个截面为正方形的长方体组合而成。但在正常的三维空间中,这种组合是不可能存在的。在某些特定的角度下观看某些三维物体,它们的图案与彭罗斯三角的二维图案相同。另一个例子是魔术师杰瑞·安德鲁斯创作的视错觉作品《疯狂的螺母》。两个螺帽中间插入了一根铁丝,让人感觉铁丝穿过了螺帽中间,但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这些作品巧妙地利用了人们的视觉错觉。

还有一些利用视觉错觉的创意作品,如永远盯着你的小恐龙和彭罗斯楼梯等。彭罗斯楼梯是一个在三维空间中不可能实现的楼梯设计,但如果将其放入更高阶的空间中,就可以很容易地实现。还有莫比乌斯环和克莱因瓶等概念也是基于类似的原理。莫比乌斯环是一种纸带圈,具有魔术般的性质。克莱因瓶是一个在拓扑学中的曲面概念,是一个不可定向的拓扑空间。这些概念的应用涉及各个领域,如广告设计、建筑设计、UI交互设计、电影和艺术等。

人类的视觉体验受到大脑分工的影响,导致眼睛所看到的图像在左右脑中处理时产生不同的应激反应。在看某些特殊的图像或景物时,人们会出现视幻觉。这种幻觉让人感受到的和现实中的景物不符,从而产生被欺骗的感觉。《爱的面具》是第七届年度最佳幻觉比赛金奖作品,利用了人们的幻觉或心理投射来展示一种特殊的视觉效果。另外还有旋转的例子也是利用人的幻觉来呈现不同的视觉效果。这些视觉效果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广告设计、建筑设计、UI交互设计、电影等,甚至可以涉及到更深层次的心理学和艺术创作中。对于这些神奇的现象和应用方式进行研究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和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