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高校和211大学有啥关系?


“双一流”和“211工程”是中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的两个不同阶段、不同性质的工程,两者之间存在联系,但并非完全等同。

1. 时间与性质不同:

211工程:是面向21世纪,在1995年启动的一项国家重点建设工程,旨在选择约100所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进行重点建设。它是一个具有明确数量限制和名单的工程。

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是2015年启动的新一轮国家高等教育重点建设计划,取代了原有的“985工程”和“211工程”。它不再强调数量限制,而是根据学校的综合实力和学科水平,以及国家的战略需求,进行动态调整和建设。目标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2. 覆盖范围不同:

211工程:最初入选的高校大约100所。

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建设学科数量更多,覆盖范围更广。所有“985工程”高校都入选了“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A类),大部分“211工程”高校也入选了“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A类或B类),但并非全部。同时,一些原非“211工程”的高校也入选了“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

3. 关系:

继承与发展:“双一流”建设是在“985工程”和“211工程”基础上的继承和发展。可以说,“211工程”高校是“双一流”建设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非完全对应:不是所有的“211”大学都进入了“双一流”建设名单,也不是“双一流”建设高校都来自“211”工程。例如,一些顶尖的“211”大学在“双一流”建设中可能被纳入A类,而一些实力强劲的非“211”大学则可能被纳入B类或只建设部分学科。

总结来说,“211工程”是一个历史性的、有数量限制的重点建设计划;“双一流”是新时代的、更广阔的、动态调整的重点建设计划。“211”大学是“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基础和主体,但“双一流”的概念范围更广,包含了更多非“211”但实力突出的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