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老先生的故事:文言文版本新解与难点逐个攻破


墨子,名翟,春秋末期战国初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等,其思想在当时影响很大,与儒家思想并称“显学”。

《墨子》一书是墨子及其后学所著,共七十三篇,其中大部分是墨子本人的著作。该书内容广泛,涉及政治、军事、经济、伦理、宗教、科学等各个方面,是研究墨家思想的重要资料。

然而,《墨子》一书文字古奥,句式复杂,对于现代人来说,阅读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本文将以文言文版本新解与难点逐个攻破的方式,对《墨子》一书进行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墨子的思想。

首先,我们来看《墨子·兼爱》篇中的一段话:“兼爱,天下之达道也。兼爱,人之大经也。”这段话的意思是:兼爱,是天下人共同遵循的道理;兼爱,是人的根本准则。这里的关键词是“兼爱”,墨子认为,兼爱就是不分亲疏、不分贵贱、不分国界,爱所有的人。这与儒家思想中的“爱有差等”有所不同,儒家认为爱应该从亲始,由近及远。

接下来,我们再看《墨子·非攻》篇中的一段话:“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而罚之,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焉。至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者,其不义又甚焉。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情不知其不义也。”这段话的意思是:现在有一个人,进入别人的园子,偷了桃子和李子,大家听说后都谴责他,当权者抓到他就惩罚他,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损害了别人而使自己获利。至于抢劫别人狗、猪、鸡、猪的人,他的不义又严重了。至于闯入别人的猪圈马厩,抢走别人的马和牛的人,他的不义就更严重了。在这种情况下,天下的君子都知道谴责他,称之为不义。但是,现在有人发动战争攻伐别国,却不被人知道谴责,反而被称赞为义,这实际上是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义。

通过以上解读,我们可以看出,《墨子》一书的思想深邃,语言古奥,但只要我们认真研读,逐个攻破难点,就能更好地理解墨子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