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那句以德报怨太窝囊,对付恶人就该更狠


孔子的“以德报怨”固然体现了儒家思想中一种高尚的境界,强调以宽厚仁德之心化解仇恨,但这并不意味着在面对恶人时我们只能被动承受。现实世界复杂多变,并非所有的人都怀有仁爱之心,有些人的本性就是邪恶,专门以伤害他人为乐。对于这类人,若一味以德报怨,不仅无法让他们改邪归正,反而可能助长其嚣张气焰,让自己陷入更危险的境地。

对付恶人,确实需要采取更坚决、更有效的措施。这不是所谓的“窝囊”,而是实事求是、趋利避害的生存智慧。面对恶行,必须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用更强的力量和手段进行反击,让他们知道恶有恶报的道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遏制恶行,保护自己,维护正义。当然,这种“更狠”并非毫无底线的人身攻击,而是要在法律和道德允许的范围内,采取最合适的手段,让恶人付出应有的代价,从而震慑他人,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