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因得遍观群书是什么意思
余因得遍观群书" 这句话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前赤壁赋》。原文是:“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这是苏轼在游览赤壁时,面对壮丽的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所引发的感慨。他通过诗歌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余因得遍观群书"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因此得以广泛地阅读各种书籍。这里的“余”指的是苏轼自己,“遍观群书”则是指广泛地阅读各种各样的书籍。
苏轼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家、艺术家,他的诗词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在《前赤壁赋》中,他通过对赤壁之战的描述,展现了自己的豪放性格和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他也表达了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
“余因得遍观群书”这句话体现了苏轼博学多才、广泛涉猎的特点。他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能够领略到文字的魅力,还能够从中汲取智慧和灵感,为自己的创作提供丰富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