蛐蛐喂生玉米还是熟的
斗蛐蛐,也称为“秋兴”或“斗促织”,是一种用蟋蟀进行相斗以取乐的活动。在拥有悠久历史传统的苏州,至今仍有许多爱好者乐此不疲。最近,记者在古城皮市街附近发现了一个蛐蛐市场,这里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光顾,甚至有人在此摆下“战场”,让蛐蛐们一决胜负。
这个市场位于姑苏区的皮市街附近的史家巷内,这里了十几个大大小小的摊位,每个摊位前都摆放着许多小瓷罐。这些瓷罐都盖着金属制的盖子,盖子上贴着诸如“精品”、“优质”、“特大”等标签。每个瓷罐中除了蛐蛐,还放有一粒玉米作为食物。
在摊位旁边,有人正在进行斗蛐蛐的表演。在一个较大的盒子里,两只蛐蛐先用触须探测对方,然后四处周旋以寻找有利位置。战斗爆发后,它们有时会露出大牙互相撕咬,有时则头抵头进行角力。经过几回合的较量,输赢逐渐明朗。输的一方会无心恋战,四处奔逃;赢的一方则趾高气扬,紧追不舍。
市民刘师傅是蛐蛐圈里的资深玩家,他告诉记者,蛐蛐如果发现打不过对方就会放弃争斗而逃,这样便可以清晰地判断哪只赢了,哪只输了。他还透露,战败的蛐蛐会心灰意冷,以后不会再参与战斗。
在8月份的某个狭窄巷子里,尽管闷热异常,但蛐蛐爱好者们仍然热衷于精心挑选自己的“爱将”。许多人坐在摊位前的小矮凳上,一手拿着瓷罐,一手拿着蛐蛐草不断撩逗。
刘师傅分享了他的挑选诀窍:“想要买到好的蛐蛐,需要慢慢挑选。我经常一挑就是一下午。”他用蛐蛐草在蛐蛐嘴前逗引,观察它们的反应。他解释说,头圆、牙大、腿粗、体黑的蛐蛐战斗力较强。购买后还需要饲养几天,喂食米饭、黄瓜等,使其变得强壮,才能提高胜率。
“如果一只蛐蛐赢了多场比赛,它的身价就会上涨。”刘师傅骄傲地展示了一只他拥有的蛐蛐,“我的这只已经赢了七八场,现在有人出400块我都没卖。”蛐蛐的身价因其战斗表现而异,一只百战百胜的蛐蛐王价值甚至高达两三万。
一位摊主告诉记者,这里出售的蛐蛐大多数是从山东运来的。因为水土的原因,山东的蛐蛐性格好斗、勇猛,深受苏州蛐蛐迷的喜爱。蛐蛐的售价因个头大小而异,个头大的售价较高,约50元左右;个头小的则较便宜,约20元左右。新到的蛐蛐通常更受欢迎,价格较高;而饲养时间较长的蛐蛐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而降价处理。一只蛐蛐的最长饲养时间可达一百天左右。
这位摊主还提到,他每年八月份早上六点到下午六点都会在这里卖蛐蛐,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能卖出五六十只。“八月份前后是野外捕捉蛐蛐的季节。过了八月份,蛐蛐就开始往地下钻,因此再过一个星期,这里卖蛐蛐的人就会很少了。”(来源: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