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依旧在,只是朱颜改...的意思是什么


虚实结合是这首诗显著的艺术手法之一。诗中的实景和虚景相互交织,共同构建了一幅生动的诗人情感画卷。

首联“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这是实景的描绘。诗人长久以来身处异地,突然听闻家乡被收复的喜讯,激动的泪水湿透了衣裳,这是真实的情感流露。

接下来,诗人通过“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的描写,将实景与虚景相结合。诗人看到妻子,发现她的忧愁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无比的喜悦。这个画面是真实的,但其中也蕴诗人的想象和憧憬,对未来的美好生活充满期待。

然后,诗人转向虚写,“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这里,诗人想象自己回到家乡,与青春作伴,放歌纵酒,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这部分的描写并非实景,而是诗人的畅想,是虚写。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诗人又用实景与虚景相结合的手法,描绘了自己回家的路线和急切的心情。从巴峡到巫峡,再到襄阳、洛阳,诗人的心情随着路程的进展而越发急切,这既是对真实行程的描绘,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向往和憧憬。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将诗人的真实情感与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相结合,使诗歌的意境更为深远,情感更为丰富。这样的手法也使诗歌在表达上更加生动、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练习题的答案:

这首诗巧妙地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前两联描写了诗人听到官军收复河南河北的喜讯后的真实反应和情感流露,是实景的描绘;后两联则通过畅想回家时的喜悦心情和急切回家的愿望,展现了诗人的虚写手法。虚实结合,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表达了诗人对收复失地的喜悦和对家乡的深深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