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劳动节的小故事30字


橘的工作服,戴上面罩,丁卫松在众多电焊工友中显得格外朴实无华。当他拿起焊枪时,手艺却非凡:他的焊缝看不到任何外部痕迹,内部则细密整齐,呈现出均匀而美观的鱼鳞纹式样。

丁卫松,这位绍兴柯桥水务集团的焊工,拥有众多光荣称号——全国劳动模范、浙江省首位正高级工程师职称的技术工人。34年来,他手中的焊枪已经挥过数万次,成功焊接上万道焊缝。他的手臂已经形成了肌肉记忆,在任何位置都能保持稳定的焊接。他的工匠之路,正是通过这把寻常的焊枪一点一滴铸就的。

回首往事,丁卫松表示从小就对电焊怀有浓厚兴趣,这可能与他叔叔的焊接维修故事对他的熏陶有关。高中毕业后,未能考上大学的他,并没有向命运低头。他下定决心要用自己的双手闯出一条路。

18岁时,丁卫松加入马山热电厂,从事最辛苦的锅炉维修工作。面对艰苦的环境,他并没有退缩,而是深入研究锅炉安装技术,仅用3年时间就成为了锅炉维修的技术。一次锅炉大修中,他看到了焊接工艺的精湛之处,并决定深入学习。他跟着焊工师傅学习,利用休息时间刻苦练习,最终掌握了各种钢材的焊接工艺,成为厂里第一位高级技师。

丁卫松的坚韧和执着让他在工作中取得了许多成就。他在柯桥水务集团排水有限公司担任业务,负责管道维修工作。他以其扎实的技术功底和高效的抢修能力赢得了工友们的赞誉。无论是盛夏酷暑还是寒冬凛冽,只要岗位需要,他总是奔赴在抢修第一线。

丁卫松坚信,“工”字出头是“土”字,只有踏实扎根一线,才能成为真正的工匠。他不仅自己致力于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还带领团队一起努力推动工艺创新。他的团队开展了一系列技术创新,获得了多项奖项和专利,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值得一提的是,丁卫松的儿子丁澄洋也继承了父亲的衣钵,成为了一名焊工。在父亲的鼓励和引导下,他刻苦学习,成功入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焊工项目,获得了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如今,丁卫松担任柯桥水务集团技能培训中心常务副,负责职工技能培训。他表示要将自己的匠心传承下去,为社会培养更多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劳动者。他用自己的坚持和热爱经受住了千万次训练的辛苦和寂寞,用手中的焊枪点亮了奋斗的人生。

丁卫松的故事激励着人们追求卓越,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他的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将永远闪耀着光芒,为更多人指引前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