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显和集显的区别是什么


如今,“独立显卡”(简称“独显”)是衡量一款笔记本游戏性能的基础。随着英特尔和AMD在“核显”(即集成在CPU核心内的显卡)方面的持续进步,部分独显的地位显得颇为尴尬。特别是那些入门级独显,它们在市场上的位置正受到严峻挑战。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当前的移动处理器,它们通常将CPU和GPU集成在一个基板之上。这样的设计趋势使得笔记本的性能更为强大且节能。

关于核显,我们主要关注两大厂商的产品线。

英特尔的第八代酷睿处理器家族包含了多种核显版本。其中,Kaby Lake-G平台和Coffee Lake-H平台的核显性能较为突出,可分别媲美NVIDIA的GTX1050和940MX独显。这些高端处理器大多配备在万元左右的机型中,针对高端用户,因此不在我们今天的讨论范围内。

UHD630和UHD620这两种核显则更为普遍。它们虽然在性能上略有差异,但在实际的游戏环境中表现相近。例如,UHD620在1080P中高画质下运行《英雄》时,表现依然稳定。

AMD的锐龙移动处理器家族同样拥有多种核显版本。从高端的Ryzen 7 2700U的Radeon RX Vega 10 Graphics到低端的Ryzen 3 2200U的Radeon RX Vega 3 Graphics,性能差异显著。市面上大多数锐龙笔记本至少配备的是Ryzen 5 2500U,其Radeon RX Vega 8 Graphics核显的性能已经相当出色。

那么,这些入门级独显与核显相比,性能如何呢?以理论测试软件3DMark的成绩为例,我们可以发现,在双通道内存的加持下,一些核显的性能已经能够接近甚至超越部分入门级独显。这意味着搭载这些核显的笔记本已经能够在不依赖独显的情况畅运行大部分游戏。

这并不意味着入门级独显已经完全失去价值。在轻薄本和游戏本领域,"主流级"和"性能级"独显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主流级"独显如GeForce MX150,虽然不能完全满足高负荷游戏的需求,但在一定画质设置下仍然能够流畅运行游戏。厂商们在宣传时常常过分夸大其性能,给人一种误导。

随着核显性能的不断提升,入门级独显的地位确实受到了挑战。消费者在选择笔记本时,需要更加理性地看待独显的作用,并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对于轻薄本用户而言,核显已经能够满足大部分日常需求;而对于游戏爱好者,仍需要选择性能更强的独立显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