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三则其三翻译译文


莫楷(Canaan Morse),这位出生于东北缅因州的80后,不仅是《文学》英文版《Pathlight(路灯)》的创始人之一和唯一的诗歌编辑,还是文学海外推介网站“纸托邦(Paper Republic)”的元老之一。他的成就,离不开他对文化和文学的深深热爱。

作为苏珊·桑塔格国际翻译奖的得主,莫楷多年来致力于文学的英译和研究工作。这一奖项是奖励世界范围内三十岁以下从事文学英译者的重要奖项之一。他对文学的海外译介问题有着深刻而直接的体验和了解。

少年时代的莫楷就与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早在十岁那年,他就对的神话和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甚至在父母的影响下,开始接触和学习中文。他的父亲曾在康奈尔大学主修哲学、美学和科举制度史,这也为莫楷的语言文化学习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莫楷的中文学习之路并不平凡。他不仅在学校努力学习,还参加了各种语言学习班,如各大合汉语中心ACC(Associated Colleges in China)和国际联合汉语培训项目IUP(Inter-University Program for Chinese Studies)等。2009年,他毅然决然地从麻省大学波士顿分校辞职,前往北京发展,这一决定让他的亲友大跌眼镜。

在北京,莫楷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和学习文化和文学。他师从艺术家丁广泉从事相声表演,这段经历让他领悟了文学翻译的真谛——语境。他对相声的学习使他形成了对语言的高度敏感,这对他的文学翻译工作大有裨益。他的研究兴趣广泛,无论是古典文学还是现当代文学作品,他都愿意尝试翻译。他的作便是王朔的中篇小说《空中》的翻译。

目前,文学的译者队伍主要来自、英国、德国和香港,人员储备稍显匮乏。莫楷认为,从技术和精力上来说,文学翻译完全称得上专业工作,但无法获取专业人士应有的报酬,这一现状与异域学生学中文的目的显然背道而驰。他们要么为了将来的经济回报,要么为了中外关系发展谋求职位。真正关注文学海外译介且立志做文学翻译的人数非常有限。

在,支持文学翻译的主要机构有独立机构NEA(the 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Arts)和民间非营利笔会中心PEN。两个机构每年会提供奖金给申请的译者。在也有几项资助文学“走出去”的翻译,但数量有限,资助款项大多也不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学的海外译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