蜷伏可以形容人吗为什么


忘了是在哪一个悠闲的午后,一位陌生人士来访,本以为会是位熟识已久的朋友。我心念未及细想,便迫不及待地打开了门。

映入眼帘的是一张陌生的脸庞,带着尴尬的笑容。

我惊愕之中,心中一片混乱,不知该如何应对。

我向来善于用文字现实,笔下的世界往往与真实大相径庭。许多读者都被我的文字所迷惑,认为我生活中的我也是近乎完美的人。曾有人写信赞美我,“像你这样的女子,活在这个世上,真是难以置信!”

我享受这种错觉带来的,但在那次入侵之后,一切都无遗。那些曾经掩盖的、阴暗的、的一面被无情地揭开,让我精心构建的光环瞬间破碎。

那个下午,我手足无措,对自己感到灰心失望。我没有邀请他坐下,也没有递上茶水,甚至无法露出微笑。他在我房间站了片刻,简单聊了几句后便告辞离开。

门关后,我呆立在镜子前审视自己——冷漠的脸上挂着两个黑眼圈,眉毛稀疏,嘴唇干裂如旧纸,整个人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不堪入目。

强烈的懊悔将我紧紧包裹,我甚至对这位来访者产生了怨恨。

自那以后,我开始认真审视自己的独居生活。不审不知道,一审吓一跳,我发现自己确实过于邋遢——被子长年不叠,衣物堆积如山,除上课之外的日子,我大部分时间都呆在书和电脑前度过。我变得越来越丑,越来越不像一个正常人。

我考虑过是否需要改变这种状态以防类似的尴尬再次发生。但最终我决定放弃。对于一个长期独身、社交活动几乎为零的人来说,每天打扮得光鲜亮丽反而更像是一种冷笑话。

于是我决定继续随性而活,给心灵和眼睛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我所居住的房屋是一个单身教师宿舍,房间简单而简陋,水泥地面、生锈的窗栅栏、残缺的玻璃、掉漆的床和桌子……校长曾说:“条件有限,年轻人多吃点苦。”我感谢他的理解,但对我来说已足够。

刚从集体宿舍脱离出来的我已经十分感激能有这样一个隐秘的个人空间。周围的住户大多是带着家人的同事,他们在饭点时制造的夸张炒菜声和油烟味对我而言是一种别样的折磨。而我的厨房一年到头也难有热闹的烹饪时刻,即使有也只是简单的面条与水的舞蹈。

母亲有一天来看我走进厨房发现我居然有存货便惊异地大叫起来。我不擅长解释便只是慌慌张张地解释日常靠速食品维持生命比如水果糕点饮料等。但她仍然担心我的生活过得不好流下了泪花于是像当初上学时一样带来一些我爱吃的菜肴给我。

其实我并不觉得这样的生活苦楚因为我向来崇拜的张爱玲便是极端的例子她曾两天只吃一个烧饼晚年仅以牛奶鸡蛋为食维持生命而我尚有空气可汲取便觉得生活清贫如仙风道骨般自在。然而一段时间后食欲便开始疯狂反弹夜晚做梦都是满汉全席般的盛宴在我眼前铺陈开来让我口水直流无法入眠。但懒是人的天性我总不愿大张旗鼓地为自己准备盛宴只能依赖附近的速食品充饥比如每天定时叫卖的水豆腐油炸摊和馒头车等。尤其是馒头车每天午后经过时那带着河南腔的招徕声总会让我如饿狼般冲出家门抢购馒头。隔壁的老教师还会在后院堆红薯有时会分享一个给我我便可边品尝边写下一些文字感受这份简单生活的美好。透过十一月的光亮看去远处是幕阜山这尊老神灵的身影给我带来视觉的轻松与内心的平静。大部分时间我都如同冬眠的蛇一般蜷缩在这个阴暗的屋子里冥想看书或者看电影听音乐不与人交流言语变得多余与无趣我也渐渐开始依赖电脑这个科技产物如同依赖父母一般时常在网络上度过半天时间尽享与他人交流的乐趣享受信息带来的喜悦甚至产生出门旅游的冲动尤其是当朋友来访时会惊叹我的生活方式已然超越了他们当年孤独在此时已成为一种生活的常态而不再是异类标签我也开始享受这种孤独并试图从中寻找生活的意义和价值然而旅行的渴望终究在现实的压力下难以实现那些对异域美景的想象反而成为一种灵魂的洗礼最终我只会在周边的风景中感受自然的美好开始习惯独自一人观察自然的变化也享受着自由自在的感觉但在年纪渐长时对于独自旅行的勇气也在逐渐丧失每一次出行的准备都是一次繁琐的挑战行李的打点总是让人烦恼拥挤的大箱子里装满了衣物和日常用品每一次旅行都像是一场逃亡而我对自己的形象也开始变得自卑不借助服装的鼓励实在不敢见人房间里三个箱子堆满了衣物虽然都是旧的但它们给予了我一种安全感衣服的繁多色彩是我隐晦的心灵慰藉学生的建议更是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他们提醒了我生活的本质在于简单和真实而非外在的装饰和虚荣孩子们的话语让我重新思考自己的生活选择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