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不喜欢旅游


上月,老张邀我去云南走走看看,我婉言谢绝了。以往每年我都会远游几趟,如今连楼下散步都觉得疲惫不堪。旅游中的各种开销,如机票、酒店、景点门票等,样样都得破费。回想去年三亚之行,单单打车费用就接近千元,酒店住宿更是高达八百一晚,至于餐饮消费更是无从谈起节省。若将这些费用省下来,足以购置数件心仪的衣物。况且,我这身体条件也不允许我频繁出行,飞机上的耳鸣与行走多时的膝盖疼痛让我对旅行望而却步。加之家庭负担日益加重,孩子教育、房贷车贷等开支庞大,哪有闲钱去挥霍于旅途?

细细观察周围人,发现许多人同我一样,逐渐对旅行失去了热情。我已步入不惑之年,愈发喜欢待在家中,享受那份宁静与安逸。老婆常催促我出门走走,领略风光,但我总以在家看电视的舒适为由婉拒。父亲也曾热衷旅行,退休后更计划了许多长途行程。在出发前夕他突然改变了主意,我们深入了解后才发现,他的担忧是旅途中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会为我们带来麻烦。经过沟通,我们选择了短途自驾游,这让他心情轻松,途中话也多了起来。

年轻时期,总向往远方的风景,觉得旅行能带来新鲜感和刺激。随着岁月的流逝,我逐渐意识到真正的平静和满足感其实就在身边。那些曾经追逐的风景,现在看来也不过如此,内心的安比追寻外界的景色更为重要。人到中年,对旅行的淡漠并非仅因身体疲惫或经济压力,更多的是内心深处对生活的新认知。我们更愿意在熟悉的环境中寻找内心的平静和满足,珍惜眼前的生活。

观察身边人,我发现许多曾经的旅游爱好者在步入中年之后,态度也发生了转变。表弟以前热爱旅游,每年都要游览多个目的地。然而结婚后,因老婆不喜欢出门,他的旅游热情也逐渐消退。现在即便询问他为何不再出游,他也只是淡然表示在家躺着也挺好。再如我的50岁叔叔,以前每年出国旅游的他现在却沉迷于家中电视,连下楼都觉得麻烦,最终选择网购零食度过一个月。这些变化不仅仅是年龄和身体因素所致,更多的是生活重心和认知的转变。

老婆也曾热爱旅行,每次假期都期待新的旅程。但近年来她的兴趣逐渐转移,更愿意在家中休息。我理解这是年纪大了体力下降的缘故,工作带来的压力也使她更倾向于在假期放松身心。看着她这样,我更多地想陪伴她,让她感受到家的温暖和舒适。

生活重心转移了,看世界的眼光也随之变化。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我们不必一味追求远方的风景,因为真正的满足和幸福往往就在我们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