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觉心跳在右边


为何变化会影响心律失常呢?性心律失常是一个令人好奇的现象,指的是由于的改变而出现的心跳不规则。这种情况可以出现在健康的普通人身上,也可能在心患者中发生。性心律失常涵盖了多种心律失常类型。例如,一些健康的年轻人在夜间采用右侧卧位时,可能会出现心跳过缓(如传导阻滞、窦性停搏等),而当他们改为左侧卧位并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时,会发现心跳慢的情况明显改善。有些室性早搏的患者在左侧卧位时室性早搏增多,而在平卧或右侧卧位时则明显减少。甚至有些患者在躺下时心律失常才开始发作,站立时却完全消失。

这背后的原因与系统的调控密切相关。我们的身体主要受交感和迷走这两对作用相反的的支配。当交感兴奋时,身体反应表现为瞳孔散大、心跳加快等;而当迷走兴奋时,则会出现增进胃肠活动、消化腺等反应。

心脏同时受到这两种的调节,根据身体需求调节供血。当其中一种兴奋并占据主导地位时,可能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例如,夜间发作的房颤通常与迷走兴奋有关,而交感兴奋则可能引发室速或电风暴等。

不同的兴奋占据主导可以导致不同的心律失常,那么改变睡姿是否也能影响的兴奋度呢?确实如此。心脏上的交感和迷走的分布和支配并不对称。交感主要位于心脏右侧,而迷走则主要位于心脏左侧。

不同的睡姿可以导致不同的兴奋。例如,左侧卧位时交感兴奋,而右侧卧位时迷走兴奋。直立时交感占主导,躺下时迷走占主导。这样,不同的睡姿确实会导致不同的心律失常。

除了对心律失常的影响外,睡姿还会影响其他脏器的表现。例如,左侧睡可能导致胃部反流向食管的酸性液体增多,容易引起胃部灼痛,因此胃病患者最好左侧睡。侧卧可能会加重脑梗塞患者的血流障碍,因此选择合适的枕高和仰卧睡眠较为妥当。而枕头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宜采用加枕平卧的睡眠,枕头一般高约15厘米。

对于仰卧位来说,虽然它可以使肢体与床铺的接触面积最大,不易疲劳,且有利于肢体和大脑的血液循环,但也可能引起打鼾等问题。选择何种卧位还是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那么,您今晚打算选择哪种睡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