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安卓没有ios流畅
多年前,我曾对一件事感到好奇:为什么iPhone的内存容量虽然比安卓手机小,但使用体验却更为流畅,甚至在多年之后,iPhone仍然表现出色,而安卓手机却开始显得卡顿。
观察身边的朋友,我发现直到2021年,仍有人在使用iPhone7、iPhone8甚至是iPhoneX这些机型。这些机型的内存只有2GB、3GB。即便前年开始的iPhone11,内存也只有4GB。在安卓市场,仅有百元机的手机还在坚持使用4GB内存。
iPhone的设计逻辑是先响应触摸操作,再加载程序。如果此时手机内存占用较大,安卓系统可能会出现明显的卡顿,直到后台内存自动清理完毕,程序才会被打开。相比之下,iOS系统的响应机制使得即使是配备较小的内存,iPhone的使用感受也更为流畅。
在创建iOS系统时,苹果并不追求将iOS打造成一个高度消耗内存的手机系统。对于长时间不使用的程序,苹果会彻底关闭后台。虽然用户在后台任务中仍然可以看到它,但实际上这个程序已经闭。再次点击时,程序会重新加载。每位使用iPhone的用户都能深刻体会到这一点。
除了虚拟运行机制外,统一消息推送也是苹果的一大特色。苹果拥有自己的服务器,与各大App服务器保持连接。当某个程序在后台注时,App服务器会将消息传送到苹果服务器,然后经过中转,最终传送到iPhone上。这样,即使在程序关闭的情况下,用户仍然可以接收到消息,极大地节省了内存的使用。
iPhone下载和安装程序只能通过AppStore,苹果对每一款软件的审核都十分严格,必须遵守苹果规定的开发规则。这有效地避免了恶意或流氓程序的进入。而安卓手机则截然不同,下载App的方式多种多样,各大应用商店层出不穷,只要付费就能上架。这也是为什么一些海外安卓手机仍然保持4GB、6GB内存的原因。
安卓系统的“联动启动”是一种让人头疼的行为。打开A程序时,不相关的B程序也可能被启动。这些程序虽然在后台任务中看不到,但已经占用了内存资源。想象一下,如果同时打开和联动了许多不相关的App,即使是8GB内存也可能不够用。
由于系统底层逻辑的差异,安卓手机只能通过不断增大内存来追赶iOS的流畅度。这也是为什么同样是4GB内存,iPhone可以使用五年仍然流畅,而安卓手机仅使用半年就开始出现卡顿的原因。这并不是安卓手机厂商的问题,而是Android系统和混乱的App市场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