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月亮没有星星


自从加加林成为首位太空人开始,人类的太空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如今,我国空间站内已有三名航天员常驻,这标志着人类在太空探索领域不断前行。

尽管目前我们还无法让大量人群在太空中工作生活,但随着我们在月球上建立基地和地月常态化航班的逐步实现,太空必然成为人类文明新的热土。细心观察的人们或许已经注意到:在现阶段的太空照片中似乎难以见到行星的身影。

无论是我国航天员出舱拍摄的照片,还是国际空间站的出舱照片,亦或是登月时期的照片,它们的背景似乎总是漆黑一片。尽管能见到地球的光芒和远方太阳的光辉,但那些以往在地球上仰望的满天繁星,在真正的太空中似乎消失了。整个宇宙仿佛一块神秘的幕布,将地球包裹在其中。

这种反差引发了一些人的猜想,他们怀疑我们的太阳系是一个虚假的壳子,宇宙只是幻想,甚至认为人类文明被外星文明所圈养。这些论肯定是错误的。

科学界早已对“太空照片中为何没有星星”这个问题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原因在于拍摄技术的局限性。太空摄影使用的相机与我们在地球上使用的相机原理相同,都有感光度和曝光时间的设置。在拍摄较暗的物体时,需要提高感光度并延长曝光时间,以捕捉尽可能多的光子。而在拍摄明亮的物体时,则需要控制感光度和曝光时间,避免过度曝光导致一片白的情况。

需要指出的是,相机无法在一次拍摄中同时让暗淡物体和明亮物体都清晰可见。在拍摄暗淡物体时,明亮物体会因为过度曝光而失去细节;而在拍摄明亮物体时,暗淡物体则因为得不到足够的感光度和曝光时间而无法显现。由于现阶段太空照片的主体通常是地球、舱外航天员和空间站等明亮物体,相机在拍摄时会优先确保它们的清晰度,因此暗淡的星以被记录下来。但实际上,针对太空背景专门拍摄的照片中是可以捕捉到漆黑太空中的满天繁星的。只不过这样的照片相对较少,也没有宇航员和地球等主体那么吸引人眼球,因此很少被人注意到。随着太空旅行的普及化,地球上的天文爱好者们将有机会亲自前往太空甚至月球拍摄行星和深空。届时,我们将能够看到从地球之外拍摄的星空照片。在无大气扰动的太空及月球环境下,用天文望远镜拍摄的行星和深空星云定将展现出比地球上更加清晰和壮丽的景象。这一切令人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