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月亮有时会变黄
令人惊艳的是,这两日的月亮展现出了其绝美的风采,无疑是赏月的绝佳时刻。
许多细心的网友会发现,这两天的月亮似乎打破了常规的银灰色调,呈现出罕见的“咸蛋”,甚至有人有幸捕捉到了红色的月亮身影。
尽管橙的月亮比起血月少了些恐怖气息,但在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仍然会让一些人将月亮的变色与人间祸福相联系,对这种自然现象过度解读为不祥之兆。
实际情况究竟如何呢?我们知道,月亮本身并不发光,我们看到的月亮是太阳光照月球表面后反我们眼中的结果。牛顿的棱镜实验告诉我们,太阳光是由多种颜色组成的复合光,这些颜色其实是电磁波的不同波段,而人眼能够接收到的部分被称为“可见光”。
我们所处的世界并非世界之全部真相,我们所见受限于人眼的三种视锥细胞:红色视锥细胞、蓝色视锥细胞和绿色视锥细胞。这些视锥细胞共同构成了我们五彩斑斓的视觉世界。例如,陆生哺乳动物很多只有双色视觉,如狗狗,它们看到的世界比人类单调许多,无法看到红色,所以红色月亮对它们而言只是灰褐色月亮。
人们能够看到“咸蛋”月亮的前提是人类拥有三色视觉。人眼的结构并未改变,为何过去看到的月亮多是皎洁的银灰色,而现在却能看到橙的月亮呢?
这其中的原因与太阳、月亮和地球的位置关系紧密相关。月亮反射的太阳光子进入我们的眼睛,它们的颜色其实应如宇航员在月球上所拍摄的那般,呈银灰色。之所以我们看到的是,与光的折射有关。
当月球将太阳光子反入地球后,地球的大气层会对这些光子进行折射和反射。波长较短的蓝紫色光子散射能力更强,而波长较长的红橙色光子穿透能力更强,更容易到达地球表面。特别是在月亮刚升起或刚落下时,月光斜着进入大气层的路径更长,蓝紫色光子会被大气中的粒子折去,而红橙色光子则能抵达人眼,因此月亮看起来就像咸蛋黄一样,呈现出“橙红色”。
同样的原理也适用于夕阳和朝霞。而且,如果你所处的区域出现大雾或雾霾天气,空气中的细小粒子增多也会导致波长较短的蓝紫色光子被大气折去,我们看到的太阳或月亮就会呈现亮橙色。
还有一些极端情况下,月亮会变成“血红色”,如月全食发生时。月全食时,地球会阻挡太阳光子进入月球表面,但由于地球上存在大气层,穿透力强的红色光子会到达月球表面并反射回地球,进入人眼后就会呈现血红色的月亮。
实际上,例如近期在美洲和欧洲的月全食导致的血月美景我们就无缘得见了。另外一些自然现象如火山剧烈喷发或森林火灾后,空气中的灰烬也会导致类似的现象发生。例如不久前的森林火灾就导致了月亮变红的现象。除此之外俄勒冈州的山火也曾引发橙色月亮的出现。值得一提的是在过去由于观测条件和科学技术的限制人们无法找到月亮变色的真正原因因此会将其与行为相联系但实际上这些自然现象都有着科学的解释。所以不必害怕不必过度解读自然界的神奇现象因为那背后都有科学的道理可探寻和解读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