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家长总是很唠叨


青春期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变化的阶段,父母们往往会发现自己的孩子在这个时期对父母的某些行为产生了抵触情绪,其中之一就是唠叨。关于“唠叨”,父母和孩子往往会有不同的感知和理解。父母可能并不自知自己的言语重复了多少次,但孩子却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这种“繁复”和“紧绷”的氛围。这种氛围就像孙悟空的紧箍咒一样,只会给孩子带来困扰和不适,而不会激发他们内在的动力。我们需要理解并接受孩子可能对父母的唠叨行为产生的厌烦情绪。

当我们发现自己对孩子有唠叨行为时,我们需要对自己的行为有所察觉。我们需要思考在哪些事情上我们容易执着,以及我们为何如此看重这些事情。有时候,我们的焦虑可能源于我们自身未解决的问题或心结,而非孩子的真正需求。在亲子关系中,父母需要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不是纠错,而是理解并协调各自的需求。

我们还需要意识到,当我们反复叮嘱、提醒、催促孩子时,可能是因为我们希望像操作机器一样迅速看到结果。孩子不是机器,他们有自己的节奏和周期。过于频繁的唠叨只会让他们感到烦躁和不被信任。我们需要学会给孩子一些时间,让他们按照自己的节奏成长和发展。

为了避免唠叨,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与孩子统一认知,了解孩子是否认为自己唠叨,以及在哪些事情上容易唠叨。进行自我观察,寻求孩子的反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与孩子坦诚沟通,让他们知道我们愿意努力改变。我们还可以邀请孩子参与决策过程,以他们能够接受的的方式达成目标。把责任还给孩子,让他们承担自己的言行和决定的后果。我们可以与孩子约定一个周期,在这段时间内不干涉孩子的尝试和探索,结合孩子的体验和结果的反馈来讨论方法的可行性。

避免唠叨需要耐心和理解。我们需要意识到孩子的感受是最重要的判断标准。让我们共同努力,减少唠叨的频次,给孩子一个更健康、更和谐的成长环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