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棺材上要坐个人


在,各地葬礼风俗独特,老人离世后的送葬仪式各有不同。人们会伴着哀乐,披麻戴孝,在天亮前将老人送到长眠之地。而在湖南常德,有一种别具一格的葬礼风俗。

在常德,当老人离世送葬时,除了传统的哀乐和穿着孝服的儿女,棺材上还会坐着一个人——去世老人的长子或长孙。这一习俗源于“坐棺”与“”的谐音,寓意着得到逝去老人的保佑,子孙将来能够发财。

关于这一风俗的起源,流传着一段引人入胜的故事。古时候,一户穷人家老人去世,出殡途中遇到了一户富贵人家。双方相遇在道路上,互不相让。这时,老人的孙子灵机一动,他爬到棺材上坐下,声称自己是文曲星下凡,如果不让路,将会遭受天谴。大户人家被他的话所震慑,迅速让路。后来这个孩子长大后真的成为了一名,这个故事在人们中间传为佳话。从此,“坐棺”成为了一种模仿的行为,每当有老人去世送葬时,子孙都会骑在棺材上。

虽然这个故事充满了美好的寓意和寄托了人们的希望,但我们也要认识到尊重逝者的重要性。坐在逝去老人的棺材上送葬的行为应该被视为对前辈的不尊重。特别是孩子可能并不理解失去亲人的痛苦,表现得过于轻松愉悦。最近网上流传的一些视频显示,老者在送葬时坐在棺材上有说有笑,显然缺乏对逝者的尊重和哀思。这不仅忽视了传统葬礼的意义和重要性,更是对传统陋习的一种表现。在继承传统文化的我们也应该摒弃一些陋习和不合时宜的习俗。对于发财的追求是积极的价值观,但是将逝者的祝愿当作实现个人目标的手段却是不可取的。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我们应该以更加理性和尊重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和习俗的传承和发展。现在东北已经逐渐采用了火化等现代方式来处理死者遗体这样的方式更为符合时代的需要和现代人的观念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也应该被更多的地区所接纳和推崇在保持传统的同时也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让习俗更符合人们的心理需求和文化发展更好的促进社会和谐进步应该更加重视传统美德教育培育和谐文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才能从根本上摒弃陋习让社会更加文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