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晚上不能吃木耳
就在7月26日晚,杭州市西溪医院迎来了一位急需抢救的患者——张先生(化名)。据家属透露,张先生平时身体健康,但在前一天早上开始感到恶心、呕吐,甚至小便困难。他熬到了第二天夜晚才就医。医生表示,患者一开始还能简单交流,随后便失去了意识。经过紧急的检查和会诊,结果显示张先生出现了肝、肾功能衰竭以及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
当医生详细询问家属后得知,张先生在食用前一天晚上食用的黑木耳前,曾将其泡发了一天一夜。令人惊讶的是,他没有煮熟就直接食用了,从而导致了“米酵酸菌”中毒。幸运的是,经过ICU的紧急治疗,包括血浆置换和脏器功能支持,张先生目前已经出院。
那么,为什么一碗普通的黑木耳会引发如此严重的后果呢?医生解释说,米酵酸菌是一种在发酵食品、变质的银耳和木耳等食物中产生的毒素。这种菌在变质的食物中尤为常见,因此食用变质的食物是非常危险的。
米酵酸菌中毒的症状通常在进食后的2至24小时内出现。初期可能只是上腹部不适,随后可能出现皮肤黄染、皮下、血尿、少尿以及意识不清等症状。这种中毒的病死率非常高,高达40%以上。
一旦疑似中毒,应立即进行急救。医生提醒,除了催吐外,如有活性炭,可以口服。最重要的是尽快就医,并且与患者有相同饮食的人也应去医院接受医学观察。
如何预防“米酵酸菌”中毒呢?专家指出,要“早发现、早预防”。在制作发酵食品时,要避免使用发霉的原料,并在浸泡谷物时勤换水、闻味。在食用木耳或银耳前,务必先清洗干净,使用干净的水和容器进行泡发或烹饪。如果选择凉拌,一定要先用开水烫过,并适量添加大蒜、醋等。不要食用自己采摘的新鲜银耳或木耳,特别是已经变质的。对于谷类发酵制品,储存不当或时间过长都容易产生毒素,建议当天购买当天食用完。
让我们共同警惕,合理食用,享受健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