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网都挂了还开裂,这是怎么回事儿啊?


您好!挂网后仍然开裂确实是一个令人困扰的问题,这种情况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分析:

1. 挂网时机不当:如果是在皮肤张力尚未完全稳定时过早挂网,随着组织愈合和收缩,可能会对挂网产生过大的牵拉应力,导致网片边缘或附近皮肤开裂。通常建议在骨折或软组织损伤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消肿和初步愈合,待张力相对稳定后再进行挂网。

2. 挂网张力控制不当:挂网时施加的张力过大或过小都可能导致问题。张力过大,网片本身及其边缘对皮肤的牵拉力超过了皮肤的承受极限;张力过小,则网片可能无法有效固定,移位后同样可能牵拉皮肤开裂。

3. 网片选择或放置问题:选择了不合适的网片材质、孔径大小,或者网片放置的位置、覆盖范围不够,导致某些区域受力不均或局部张力过大。例如,网片边缘直接顶到了骨骼或重要血管神经,其牵拉力会集中作用于该处皮肤。

4. 术后护理不当:术后包扎过紧、过早进行不恰当的功能锻炼、伤口感染或炎症反应加剧,都可能导致局部组织水肿、张力增高,进而引发皮肤开裂。

5. 皮肤本身条件差:原有皮肤较薄、弹性差、合并糖尿病、肥胖等情况,本身皮肤耐受性就较低,在挂网后的牵拉应力下更容易发生开裂。

6. 愈合过程异常:即使挂网操作和术后管理都符合规范,如果患者自身愈合能力较差,组织修复缓慢,也可能在恢复过程中出现皮肤与网片之间的牵拉应力集中而开裂。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找到具体原因。建议您及时复诊,由医生对您的伤口情况、挂网位置、皮肤张力等进行重新评估,检查是否存在网片移位、张力过大等问题,并根据诊断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可能需要重新调整挂网张力、更换网片位置或材质、加强术后护理、控制活动范围等。切勿自行处理,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