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没有榴莲了
“四月人间正美好,时光与时行无误。”已至农历四月,初夏时节,夏熟作物茁壮成长。此时的水果市场,尽管应季水果尚不丰富,但进口的热带水果却迎来了热卖季。
榴莲被誉为“水果皇后”,虽国内大部分产自泰国,但其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其特殊的和香甜软糯的口感深受喜爱,尤其是20至40岁年龄段的女子,许多人已成为榴莲控。
几年前从事社区团购时,榴莲是主要盈利产品。称重后按斤数售卖,购买者多为20至40岁的年轻女子。榴莲价格一直在30元一斤以上,购买一个至少需要百八十元,这使得很多精打细算的人望而却步。然而今年,榴莲价格出现了意想不到的下跌,现在仅需20多元就能买到,价格降低了三分之一,可谓“大跳水”。
尽管榴莲价格“大跳水”,但购买者并不多。水果经销商给出了四个现实原因:榴莲的性价比相对较低,其硬核和果核占比较大,实际果肉不多,容易让喜欢买榴莲吃的年轻人受到批评;现在年轻人更加理性消费,不仅追求美味,还追求性价比,榴莲的购买有些类似开盲盒,不确定性使得购买意愿降低;榴莲主要从泰国进口,采摘时多为七分熟,运输过程中需要催熟,否则易变质;现在天气转热,榴莲的品质与秋冬季有所不同,导致价格低但购买者减少。
往年春末夏初,北方水果市场主要是南方水果和进口水果。但现在北方大棚水果已经大量上市,品种丰富,价格实惠。这些新鲜且便宜的地产水果,对榴莲等进口水果造成了冲击。榴莲最初被当作高档水果引进,但随着微商和社区团购的兴起,榴莲逐渐普及,农贸市场上已有专门的摊位售卖。如今榴莲已变成普通水果,进口量增大导致价格下降。
总体来看,榴莲这种热带水果从高档水果转变为普通水果,价格降低是必然的趋势。今后榴莲的价格很难再回到从前的高峰,毕竟其消费相对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