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人经常做梦


“做梦娶媳妇”固然是美事一桩。

并非所有人的梦境都只有娶媳妇这一喜事。现实中,不少人常感困扰,称自己“一闭眼就做梦,整夜都在梦中度过”,使得睡眠质量大受影响。

是否真的有人“睡觉总在做梦”呢?这其实是一个普遍的误解。实际上,每个人的睡眠中都充满了梦,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在梦中度过整夜。人们醒来时能够记住的梦,通常只是醒来那一刻正在经历的短暂梦境,而整夜发生的许多梦境往往被遗忘。也有许多人即便睡眠中充满了梦,也并未意识到自己做过梦。

自古以来,人们对梦充满好奇,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脑电图被用于探索睡眠和梦之前,人们对梦的研究主要停留在思辨阶段。例如,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虽被广泛引用,但在脑电图普及后,梦的研究才真正进入科学领域。

根据脑电图所捕捉的脑电波特征,人类睡眠被分为非快速动眼睡眠(NREM)和快速动眼睡眠(REM)。在应用脑电图研究梦的初期,人们普遍认为梦只发生在快速动眼睡眠阶段。因为在此阶段叫醒的人,超过80%都会报告正在做梦。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家们发现非快速动眼睡眠阶段也有梦境的存在。

人类的梦可以发生在任何睡眠阶段,但不同阶段的梦境有所不同。快速动眼睡眠阶段的梦境比非快速动眼睡眠阶段的梦境更为生动、画面感更强,内容更丰富多彩。快速动眼睡眠阶段的梦境也更容易被记住。当我们从这一阶段醒来时,总会意识到自己正在做梦。

大多数梦发生在快速动眼睡眠阶段,而我们的睡眠每晚通常会经历4到5个睡眠周期。以8小时的总睡眠时间计算,约有2小时处于快速动眼睡眠阶段。这意味着每个人每晚都有一段时间会做梦。只有在快速动眼睡眠阶段醒来时,我们才会记住梦,并意识到自己做过梦。是否“睡觉总是做梦”,关键在于在什么睡眠阶段醒来,而不是是否真的做了梦。

对于年轻人来说,正常的睡眠过程通常是从浅睡眠到深睡眠,再回到浅睡眠,中间可能短暂的快动眼睡眠阶段。前半夜更多地处于深睡眠阶段,而后半夜则更多地处于浅睡眠和快动眼睡眠阶段。后半夜的梦境相对较多。在正常的自然睡眠中,大多数人会从无梦的浅睡眠阶段醒来,因此不会记住自己曾经做过梦。尽管他们没有少做梦。而对于老年人来说,由于他们的睡眠特点包括更少的深睡眠时间以及更多的浅睡眠时间等自身特点也使得老年人相较于年轻人更容易记住自己做的梦并且由于频繁从浅睡眠阶段醒来被误以为做梦频繁其实这是他们的睡眠周期的一种表现而已 。

对于那些感到“睡觉总是做梦”的年轻或中年人来说可能是因为他们的睡眠周期有些紊乱更多地从快动眼睡眠阶段醒来而已 。 比如那些使用闹钟早晨起床的人常常会有这种感觉 。 此外早睡早醒也可能导致这种感觉虽然很多人相信早睡早起有利于健康但每个人的睡眠需求是不同的如果睡眠时间少于需求时间却仍然遵守早睡早醒的准则就可能导致早醒在迷迷糊糊中陷入所谓的回笼觉这样的睡眠质量不佳往往容易从快动眼睡眠阶段醒来报告经常做梦 。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人由于各种原因频繁起夜睡眠质量受到影响从而导致经常感觉做梦 。 因此抱怨睡觉总是做梦的人并不是真的比其他人有更多的梦而是更经常从梦中惊醒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