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手指起水泡脱皮


近日,随着气温逐渐攀升,许多人手上出现了一些米粒大小、透明的小水泡,伴随着些许痒意。当这些水泡破裂后,还会出现蜕皮现象,且随着天气越来越热,情况似乎愈发严重。

来自杭州良渚的小杨姑娘(化名)便是其中之一。她的双手长了水泡并伴随脱皮,剧烈半个多月,于是前往杭州市余杭区良渚医院就诊。她向医生提到,自己往年也有类似情况,但都能自行好转,因此没有过多在意。但今年实在难以忍受,才决定就医。

良渚医院皮肤科的张婷婷主治医师表示,近期像小杨姑娘这样的情况相当普遍。这些水泡的真相并非“湿气重”、湿疹或脚气,而是被称为汗疱疹,也被称为出汗不良性湿疹,是一种常发生于手掌的皮肤病。虽然看起来严重,但它并不具备传染性。

汗疱疹通常在春末夏初开始发病,随着夏季的来临情况加剧,而到了秋冬季节则会自行好转。主要症状是手部皮肤出现密集的水泡,这些水泡呈米粒大小、半球形,略高于皮肤表面,通常出现在手掌心、手指侧面及指端,严重时会涉及手背位置,呈现对称分布。疱液清澈发亮,干燥后会出现蜕皮。除了视觉上的不适,汗疱疹还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和烧灼感,对于某些人来说,这种痒感难以忍受。一旦发作过一次后,每年春夏季容易反复发作。

至于汗疱疹的成因,张婷婷介绍,目前尚未完全清楚。过去认为可能与手足多汗、汗液储留有关,但现在多认为是一种内源性皮肤湿疹样反应,可能与精神压力大、接触刺激性物体、手足多汗、环境潮湿闷热及免疫力低下等因素有关。由于汗疱疹无法彻底治愈,且会季节性反复发生,因此应避免诱发因素。

张婷婷提醒,当汗疱疹发作时,除了及时就医外,患者还应注意以下几点:尽量不要直接接触洗衣液等洗涤用品,减少洗手次数以保持局部干燥;避免反复抓挠刺激,以防诱发感染;早期水泡明显时,可外用炉甘石洗剂干燥止痒,脱皮时可用糖皮质激素软膏,后期可用有剥脱作用的软膏;极少数人如剧烈、皮疹面积较大或希望短期迅速收效的,可短期口服糖皮质激素,但需遵医嘱;如果因反复抓挠导致水泡化脓,局部红肿疼痛明显的,则需要外用抗生素软膏,必要时需口服抗生素。

在此提醒大家,面对汗疱疹这样的皮肤问题,不仅要注重治疗,更要注意预防。编发:黄琳